y小妞,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泡沫剧里的双失女青年。带着红肿的双眼和无精打采的神情,出现在我办公室楼下。
“姐姐,你得请我吃大餐,最贵的。我得补补受伤的心情和元气。”
幽暗得咖啡厅里,她抱着暖茶,抬眼望我,像个红着眼睛的兔子。
我称职的进入被期望的心理疏导的角色,开始引导性的倾听她开始吐露心声。
“崩溃的理由别人看来是小题大做,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这根稻草到底压垮了多少千斤重的难过。”
她说出这句话,总结在感情上最后决定的时候,我并不意外。这段3年的感情里,起码在我们这群朋友眼里,她有很多的委屈和隐忍。
3年里,她的生日,他从来都不在;
无论谁出差,这段时间,他都基本失联;
在交往中,多是双重的标准。
这样的细节很多,作为旁观者,客观的说,结束这段感情对她而言是个好的选择。
我递纸巾给她,顺势也将话题引到她的工作。
比起一眼望穿的感情结果,让我不解的反到是她的辞职。她在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工作,入职两年,因为专业能力过硬早已成为业务骨干,而且领导也明确有培养她做管理者的意愿,在明显事业上升期。
“我觉得我的领导最近经常针对我,我实在受不了他的严苛,就离职了。其实也是受失恋情绪影响,现在有点后悔。”
“何以见得他针对你?”
“他现在经常鸡蛋里挑骨头,抓住一点小问题就上纲上线,明明之前不是这样的。我已经比之前做的尽量好了,一直在调整,但是他始终不满意。那我能怎么办?”
“哦?可以具体说几个例子吗?”
“我给他的提案。不小心写错了几个字,数据上不够精准。甲方都没说什么。结果在小组开会的时候劈头盖脸训了我一顿。”
“小组工作任务分工,我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来,有同事和我商量能不能调整,我请他直接找领导协调。结果他又说我管理思维简单,对协调工作没有基本的思考。”
“同事离职,我是交接人,他跳槽去别家的时候带走了公司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资料,结果这个锅也要我背,一顿训。”
我又不是超人,怎么能未卜先知。而且,我已经很努力了。
“你提辞职的时候,你的领导挽留你了吗?”
“呃。。。他很惋惜的样子,但是什么都没说。”
“嗯,我想得到。你后悔离职。但你的领导未必,这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领导的“鸡蛋里挑骨头”,我帮她做了如下分析:
01. 针对个人的“鸡蛋里挑骨头”
首先,必须要郑重的强调一点:多数管理者,没时间也必要去针对他的员工。当他提高对你的工作要求时,多半是在考察你:是否在与相应的岗职标准匹配/是否能够担当大任。
就拿我的朋友而言,她觉得同样的工作状态,之前可以受到肯定,现在却都是挑剔。这恐怕也是很多职场新人的迷惑吧。
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标准本身在提升,你没有意识
试用期标准<转正标准<升级标准<升职标准
同样一件工作任务,在不同的位置上,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你准备脱口而出那句“以前。。。。” ,务必三思。
你的不断增长的不仅仅只是年纪和工龄,应该伴随着对不同阶段标准的正确解读。
眼界不同,领悟有限
冯导的老电影《大腕》里,有个情节。葛优给关之琳解释何为“境界”,他形象了由近及远的摆着石子,说“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泰勒,这是佛。”
然后把第四颗石子,用力抛出了很远,说:“佛,能看无限远。”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领导或前辈的指正不以为然,真相其实真的是:见识少,不知道这件事核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工作也好,人生也好,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天赋、境遇不同,对事物的领悟自是各式各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想法,每个人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是从整个社会上来看,大家追求意义的方式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轨迹。
所以,在大致重合的一道轨迹上,也许你面对的问题都在起点,而他们已经走过了无数个弯道,经历曲折,回头一望,看你可能正蒙着眼横冲直撞,大声呵斥,“再向前一步就是坑”,你在心里默念“小题大做,鸡蛋里挑骨头”。
02. 你需要一些大局观
破窗效应
"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破窗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有句老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经常用来形容细节决定成败。在职场中,很多人对于工作,经常抱有侥幸心理,常常“经验大于制度”,认为犯一点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犯的小错已经引发了一种“破窗效应”。
当你抱怨领导小题大做的时候,先想想,这个小错,如果其他人都再犯一遍,最终是否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关原则,无小事
不久前,我所在的公司,刚刚辞退了一名设计师。事实上,我们公司的稳定性在行业里名声在外,极少会有犯一次错就劝退的情况。
事情本身,在很多人眼中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他在与其他的部门的协作中表现得倨傲且不配合,这些如果尚在可容忍的范围(我深知有才华的设计师多半有些小骄傲和个性,绝对正常),但在详细听到他对于同事贬低及对公司基本价值观的不理解与曲解时。意识到,即时他再天纵英才,公司也不宜在利用他。
身为员工,你今天少完成工作,少实现了目标,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对于别人基本尊重和道德标准,是公司永远都无法培养的基础素质。
公司很多员工在成长中的错误和过失,都是正常可以理解的。
可这一次不同,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尊重与道德认同。
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才能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及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明智举措。
同事最好的关系是盟友
盟友和朋友之间,有根本区别。
盟友关系,会因为敌人瓦解或目标达成而解体,直接干脆、绝不纠缠;
朋友关系,有很多感情羁绊,会影响一个人的决定和判断。
在与“盟友”的相处中,要控制暴露底线。可以交换的,是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能交换的更多,尤其是你的负面情绪和侥幸心理。
每个企业针对自身行业和业务特点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然而,总有第一个怀有侥幸心理的人破坏它。如果是管理者不能即时发现和纠正,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缺口”,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久而久之,再完整的规章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
伏尔泰说过:“真正使我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一粒沙与遥远的路途相比,看似的确微不足道,可就是这不起眼的一粒沙,它就能决定你走路的心情是否平坦。
-End-
版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