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聊一聊五种目前新兴的徒步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仅代表着风格各异的健身理念,更反映了运动者的生活状态与进入自然时的不同态度。
双手持杖,健步如飞 !
北欧步行法来自桑拿浴、圣诞老人与诺基亚的国度——芬兰。滑雪选手在夏季时会使用雪杖在平地、山坡进行训练,以维持体力及耐力。据2004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76万芬兰人(约占总人口19%)每周最少做一次这种运动。目前法国有8到10万的运动者锻炼时选用北欧步行法。
该种步行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活动你的胳膊和大腿!具体说来,使用手杖可以将全身重量分配到上肢,减轻脚踝、膝盖及髋关节压力。北欧式步行法可调动全身80%的肌肉:除了持杖的手臂、肩膀外,还须运用腹肌及背肌。除此之外,比起单纯的步行,北欧式步行法可消耗更多热量。
不仅如此,使用登山杖可以让身体减少前弯的角度,使背部更挺直,肺部更充分地扩张。因此,步行者可以更深地呼吸,比起跑步或是单纯走路更能减少伤害,同时达到增加心肺功能的效果。骨质疏松与心血管患者可选择该种步行法进行锻炼。
正确使用登山杖很重要:登山杖为量轻的铝制、碳纤维材质为佳。在平缓地形行走时,杖尖不必超过身体前部,杖尖着地后继续顶住地面向后推。上坡时,杖尖着地点需要位于身体前方,起到支点作用。而下坡时,登山杖着地点同样需要位于身体前方,并需要比脚先着地,以分担对膝盖及腿部冲击力。
狐步法(不是狐步舞哦!)
狐步法在北美已有一定知名度,方法很简单:光脚走!对狐步法创始人、现年66岁的美国人布朗来说,当我们把脚伸进各类精美、功能完备的运动鞋时,脚“就被蹂躏了”。
早在1978年,布朗就在美国新泽西创办了“追踪师学校”(Tracker School),学校并不像“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那样,专注于极限情况下的野外生存技能。一如布朗写给准学员的信中所说,“我相信,假使你希望能与大地‘合而为一’,就必须以不同视野来看待周遭事物,并在更完整的生命哲学影响下前进”。
事实上,布朗打了个这样的比方:“现代人进入荒野时,好比太空人登陆月球。他背负了一行囊与社会连接的必需品。月球上的太空人和森林里的现代人一样,如果失去了这一行囊,就失去了生命线”。
因此,人们穿戴着重重安全防护——防寒防水的外套、鞋、帐篷,以保证自己与“壮丽灿烂的自然力量”完全隔绝,却自诩亲近自然。孰不知,掌握了高明的求生技术,才能使人“放松地融入大地之中”:赤脚漫步者对自然环境更加敏感,更加专心地倾听森林中万物的声响:脚掌对地面细微的变化更加敏锐,行走变得更加灵巧敏捷、持久。
在高度完备的现代社会沿袭祖父的“落后”的印第安传统,也许不易被大众接受,但布朗相信,生命中真正的追寻,正如祖父所信仰的那样,在大地中:“我们不需要教堂来追寻宁静,因为我们拥有荒野的殿堂。我们不需要精神领袖,因为我们的心和创造者就是我们唯一的领袖。我们为数稀少,几乎没有人能说我们的语言、了解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独自走在这条路上。每个人的追寻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确定你会…呼吸吗?
上世纪80年代,法国人爱德华作为联合国工作人员来到阿富汗。在这里,他惊奇地目睹当地人在12天内在沙漠内跨越700公里。旅程结束时,远行者非但没虚脱,反而身形更加矫健。爱德华悉心观察他们的行走方法,认为持续缓慢而不休止的肌肉运动,与平稳均匀的呼吸是阿富汗人能在炎热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主要原因。
步行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节奏上,毕竟比起爆发力,我们更需要依赖的是耐力。步行者可以每走三步吸一次气,再走三步呼一次气,或者根据自己的节奏自行调整。持续约莫一刻钟后,行走者能感受到步行的宁静,静静地感受空气进入鼻腔、再缓和放松呼气的过程,这其中自有一种身心的愉悦感。
边爬山边练瑜伽?
一边徒步登山,一边练瑜伽并不是什么噱头。将瑜珈穿插在爬山过程中,以瑜珈的缓慢动作,配合深又长的呼吸来舒展身体、调整体态,非常适合缓解行走造成的肌肉酸痛。不仅如此,当徒步者静静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时,更是拥有了与室内瑜珈完全不同的体验!
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霞慕尼均推出了徒步瑜伽课程。美国旧金山还推出了商业社交的瑜伽登山课程,为那些想与客户增进了解的商业人士提供更多的社交场合。
如山羊般轻捷的疾速健行法
在疾速健行爱好者影片中,步行者以轻快又灵巧的脚步,穿梭在山林之间,在陡峭的山坡或奇特的地形中疾速前行。不过,想要更快、更远,就得配合适合的方法、技巧与装备,三者相辅才能达成目标。例如,他/她需要从跑缓坡开始锻炼肌肉与心肺功能,好适应全新的强度、步调。
此外,除了相对平整的地貌,运动者要尽量搭配“保护性佳”、“抓地力强”的轻量跑步鞋。行前的打包也非常重要,将背包背带调整到最高的背负效率,达到“人包合一”以减少持续快速行走所带来的酸痛。
上坡时最重要的就是呼吸与步伐的节奏,可以尝试用较小、轻巧的步伐来维持一定的呼吸速度,以留有余地。在下坡时也不可大意,毕竟身体在疲劳状态下,步行者对自身动作的控制能力下降。若遇到急陡坡时可以尝试改变走法,重心降低以之字形的方式或侧身往下,都有助于舒缓着地瞬间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