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苏轼《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2-
解词
此词的创作背景,有云: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
元丰六年徐守君猷离黄去湘后,侍女胜之也离他去了姑熟,改嫁于张乐全之子张恕。元丰七年七月,东坡改任汝州,过南州,去姑熟,再见胜之。胜之失态无情,东坡感慨之下作下此词。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再见”,就是本词最大的意境所在。似有陈奕迅《十年》趣旨。
西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词中意象:
瑶台阆苑:仙宫。
瑶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住之地。唐李商隐《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阆苑:阆风之苑。唐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此处指朝廷。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有云:
全词运用三维(东坡、徐守君猷、胜之)观照,时(黄州时)空(姑熟现实)交错的技法,悼念了徐守君猷,哀而不伤;直面了胜之,婉而不怨。东坡透过这“别梦已随流水”的风流韵事,流露出苍茫的失落感。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南宋学者王明清《挥尘后录》点评:
徐君猷后房甚丽,东坡尝闻堂上丝竹,词中所谓“表德原来字胜之”者,所最宠也。东坡北归过南都,其人已归张乐全之子之恕矣。东坡复见之,不觉掩面号恸,妾乃顾其徒而大笑。东坡每以语人,为蓄婢之戒。
——王明清《挥尘后录》
明代学者潘游龙《精选古今词余醉》亦点评曰:
香泉喻泪,妙。
-3-
说照片
这是深圳景:梧桐烟雨。
春季的梧桐山烟雨浓时,高山毛杜鹃正在绽放。
高山毛杜鹃似乎并不是广东原产:
生于高山、苔原、多岩石地方或沼泽地带。产中国四川峨眉山、云南永善地区、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及内蒙古。环北极间断分布于格陵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朝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及萨哈林岛(库页岛)、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
——《中国植物志.第57(1)卷》
真是天作之美,粤幸之。
-4-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