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如此:晴天白日,教学楼里的铃声掩盖了周围人急促步伐;手里的肉包是bestfriend。
这是向往的生活。
昨天跟老卢聊到,能明白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可总有不兼容的问题存在。
之前考研的动力是某种自我告诫:我想留在学校里。我喜欢看不到顶的树,我习惯方方正正的道路交错绕着小小的学校,我想继续走着走过的路,夜晚的楼下是清爽的操场,一到夏天就是天然堰塞湖;还有很多未涉足的平方米,没吃过的柠檬蒸黄瓜。能在拥有的日子里感受到拥有,是很幸福的。
我不在意踩点到办公室,进教室,背对着其他人疑惑的目光。早晨需要用一杯温水、一碗牛奶燕麦开启一天的大脑运转,伸伸懒腰,从顶楼走下楼梯,可能会遇上早起的小猫,匆匆忙忙赶去上课的本科生,图书馆门口背英语的学生,骑上自行车呼啦而去的男生。
无论是否下雨,早晨都是美好的。
读本科的时候,八点上课,上课前15分钟出门,在一食堂买两个小馒头,一个鸡蛋,满足的走在去北区的路上;身后骑自行车的一个班的同学嗖的一下停在身边问道:不是已经要上课了吗?我们悠闲的朝他摆摆手:是啊!同学一脸看坏学生的表情看着我们。
Whocare!
早晨的333米隧道,高台上悬下来的大海报,楼间可以看到东湖。总有种世人皆匆匆唯我是时间的沧海遗珠。我没有和时间赛跑的概念,肩并肩同行就好。
所以迟到是经常的事。
所以这样的日子never and e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