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有丰富的心灵生活呢?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有两种习惯对我帮助特别大,一个是写日记,一个是博览群书。你们看我为孩子写了这么厚的一本书,在我出版的书里,这本书是字数最多的。如果光是凭记忆的话,我肯定写不出来,我是根据我的日记写的。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孩子出生以后,我的日记就很自然地围绕她来写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且这是一笔仅仅属于你的财富。不管经历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顺利也好,挫折也罢,遇到的人或喜欢,或厌恶,这些都会掀起你内心的波澜,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它们都可以成为你的财富,而写日记就是把外在经历转化成内在财富的一个方法。通过写日记,你反思你的经历,以经历为素材,你去认识世界和感悟人生。
从中学到大学,我的主课可以说只是两门课,一门是看课外书,一门就是写日记,我写日记可认真了,每天背了书包到阅览室里,拿出日记本,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一写就是好几页。很可惜,后来都烧掉了。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学校里抄家成风、很多同学的日记被抄出来,写成大字报公布,扣上反动学生的帽子,在大字报前面遭批斗。如果我的日记被抄出来,一定是反动日记,那时候有独立思考就容易被诬反动,你没法儿说理。另一个原因是我最好的朋友郭世英自杀了,也可能是被害,我特别绝望,我的日记里写了许多我们交往的情况,那时候我觉得生活没意思了,人生到此为止了,我用日记为他殉葬,抱着这样的心情,我把日记全烧掉了。后来后悔啊,多少次痛哭,哭我的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的青少年时代就这样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不过,后来我忍不住又开始写,一直到现在,写日记的习惯保留下来了。
面对中学生,我总是劝你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私密的日记。不是作为作文,就给你自己看,也不要给父母看,锁起来。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面对自己的情感要诚实,对于我来说,这种诚实就是通过写日记培养出来的。我后来成为一个作家,写了很多东西,但是我自己最珍惜的仍然是我为自己写的这些日记,它们是最真实的。成了作家以后,面向社会,面向读者,就有可能变得不诚实。尽管我非常警惕,但是我看自己的作品,真的觉得是在退步啊,这令我惭愧。另一点是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也是让自己心灵丰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今天,互联网非常发达,特别要强调这一点。我估计你们中也有染上网瘾的人,有吗?但愿很少。现在很多人上网,无非是做几个事情。一个是看八卦新闻,你看这么多八卦新闻有什么用啊,某某明星怎么样了,和你有什么关系?对你的生活起什么作用啊,看了以后你的精神能生长得好一点儿吗?不管上网也好,读书也罢,你要有一个标准,就是对你的精神生长有没有益处,能不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如果只是消遣,有些谈资、人家说的时候你也能插上一嘴,这有什么意思啊,浅薄得很。
还有就是玩游戏,或者聊天,我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很可悲的。现在人人都有手机、电脑,我经常在飞机和火车上看到,西装革履的人,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打开来忙碌着。我心中很佩服,这个人真是抓紧时间。在旅途上还学习和工作,可是悄悄一看,原来是在玩游戏,或者看无聊的电影。我出门是不带电脑的,觉得太重,就背一个小包,里面放几张纸,随时想到什么就记下来,还有就是一两本书。你看欧洲,那里的人哪怕是乘地铁,普遍的就是拿着一本书,在那里安静地看。在国外的公共场所,阅读真是一道风景。你到公园里,看见长椅上坐着一个姑娘,安静地看书,多美啊!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干什么?现在到国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等候飞机的时候,聚在一起打扑克牌,或者大声喧哗,那个时候,我感到无地自容啊。
我希望从你们开始,不再有这种情况,不给中国人丢脸,要为中国人争光。那么,从在学校里开始,就要养成读书的爱好。每个人喜欢读什么书,是和个性和兴趣有关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品位一定要高,一定要读好书。
(周国平先生在江苏锡山中学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