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比较火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当然是“马拉松”了,相信大家都对马拉松这个项目有一定的概念,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1]。当前马拉松的现状就是各个城市都是非常的火热,但是举办的赛事较为混乱,被很对的赞助商玩的有些烂了,大部分前三名都是黑人领跑,最后获得冠军的还是这些黑人,一个中国的项目让黑人包揽了冠亚季,你说嘲讽不嘲讽。重点的不是大部分黑人夺冠,而是这些都是商业赞助专门请的跑手,而获得到奖金都是由利润分成的。这也是遭到众多的媒体痛批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次你没有体验过的全新版本马拉松,可能传统的马拉松的比赛就是一个人跑完41.195公里。
但今天却是大不相同,对于普通的喜欢跑步的人来说,一个人跑完整个全程的马拉松确实是非常的困难,就算是普通人跑完半程也是非常的难吧!今天的是区别于传统的方法,与传统马拉松赛不同的是,跑团联赛是以队友接力的形式共同完成比赛。其中,全程组每队8人接力,半程组则是4人。第一棒选手需要连续奔跑24分钟。随后,全程组有两根接力棒,每次替换1人,确保两人在场奔跑;半程组有1根接力棒,每次替换1人,保持1人在场奔跑,这个主意不知道是谁想出来了吧,也太聪明了吧!这也是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因为比赛场地和参赛选手的比较特殊,但又想让全员都能参与到进去,只能是用这种方法。同时该比赛也是国内首个获中国田径协会官方认证的专业跑团赛事。
比赛场地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公园,也就是老山驾校教学的场地,这也就产生了第一个原因,场地较小。只能采取环形跑法,一圈一圈队伍接力采取圈数来进行计算,每圈的直线距离为三公里,一个跑手可以选择跑一圈甚至是多圈。累计计算队伍跑动距离。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本次比赛的主题为跑团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些北京的跑团,半程的跑团每队最少4人,而全程的每队的最少也得8个人。要想每个人都能参与到马拉松的比赛项目中,这也就必须要求接力。但对每个人的要求不同,能者多劳,成绩好的的多跑几圈,成绩差的少跑几圈,但是须要求每个人都能参与进去,每个人都能保证到足够的休息时间。
而这两点既是的原因也是创新的地方,虽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问题,就从我们志愿者所负责的接力区的角度来说,接力区场地较小,人员较为混乱,没有设置专门的障碍拦住闲杂人员,很多的不是接力的人员都跑到接力区,导致鱼目混杂,搞不清真正接力的人员。
比赛参与人员的年龄差较大,因为比赛对于报名的人员没有年龄限制,都是以跑团为单位进行报名的。这也就导致一些队伍都是年轻人,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有些队伍则是都为50+的选手,出现的明显的年龄分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有参与的跑团内的年龄差距不会超过10岁,但是各个跑团年龄差距较大。这直接产生的原因就是体现的比赛的不公平性。不管是竞技性的比赛还是娱乐性的比赛,都会有名次的产生,而每个人都会有争强好胜,获得冠军的心理。当然这是一些小的方面,或许还有更多更大的问题,我没有发现,但可能在以后参与的这类马拉松比赛中去发掘,我也会积极的去参与到中去。
该比赛为以后的接力马拉松比赛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该次比赛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以及优秀的地方值得国内跑团类马拉松借鉴和反思,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为马拉松比赛这颗大树很好的开枝散叶,我想在这个跑团联赛举办完之后,各地也会出现不少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马拉松接力联赛,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谁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