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一篇作文的打算已经泡汤——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愿意去留意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事情,他们觉得没什么可写。
这肯定是学生的问题,但更是我的问题。因为学生的现状本就如此,作为老师,我应该引导他们去改变目前的状况。
如何改变?
首先,我的打算有没有问题?
应该没有,因为生活确实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问题出在哪里呢?
没有把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出来。
怎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要让学生觉得写作是容易的,而不是苦哈哈的。
怎么才能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容易呢?
预设一些场景,然后一起写一写,最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在生活的随时随刻中产生。
预设一些什么场景呢?
1.吹一次气球——注意心理活动
2.搞一次仰卧起坐比赛——注意观察赛者与观众的言行举止
3.成语接龙比赛——注意人物表情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4.向妈妈学习做一到菜——注意过程与感受
5.搞一次卫生——注意过程与感受
……
对,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去完成,然后写下来,这样能降低学生抓写作素材的难度。有了学生真正关注过的素材,学生写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接下来就是注意写作的顺序,以及语病的问题,以及题目的选取问题。
只要会了写作顺序和不犯语病,写作文的基础问题就解决了。
总结一下:预设场景,解决写作素材——自己写作——指导写作(顺序、细节、语病、题目)
选取题目的奥妙应该是——通观事情全局,思考核心感受(快乐、悲伤还是明白某个道理?),定题。
嗯,就这样。感谢今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