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6年第52周已经开始,但我51周的总结还没有做。新的一周都开始了,似乎不总结也没什么关系,对吧。
这要是在以前,确实就这么过了。刚开始建立个人管理系统的时候,确实断断续续的,无论是周度记录还是月度记录,从来没有连续过。
但在上了周日CEO的课程后,我发现自己犯错了:曾经的计划和总结,只是流程上的形式。虽然每周每月都会总结出很多经验,但并没有在后续落地使用。没有真正考虑到后续的复用,都是形式上的扯淡。开始有些明白杨过反复和我强调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了。他说:赶紧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无论是知识还是经验。
02
从周五到今天,陷入昏睡状态,每天能有半天的时间在睡觉。每次都是睡到吃饭的点被同事N小姐唤起床,花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彻底醒过来。吃饭、看看微信,又可以去睡了。重要的工作一直摆在手边,迟迟不愿触碰。
拖了一个周末,终于在下午被BossY关心后,才开始去面对。反思了一下自己不愿触碰的原因:
工作意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对工作产生了逃避的行为。
一方面事儿确实没做过,越扩展学习,越发现自己不会的内容多。一开始以为只是思想层次不够高,现在发现市场调查做得不充分,平时对运营经验积累得不足,似乎面对的是一个残缺不堪的破桶,可以改造的机会相当大。
另一方面,在生活中遇到了情绪问题,一直没有处理,也没有能力去完全处理,只能任其散落。
- 精力状态不佳。
这段时间的颠倒黑白,让自己的精力槽掉血严重。没有一个好的精力状态,似乎所有的能力发挥都受限了。
03
不直面问题,永远没办法成长。和BossY打了电话,她又提示了我两点改进建议:
1. 不断职业化。
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屋子里,似乎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半夜睡着被同事抓起来帮忙是有的,工作时间下楼去接个私人快递或提前去厨房吃个晚餐也是有的。
因为边界的不清晰,自己曾经在单位上锻炼出来的职业风格消失了,少了职场人士中的专业,少了职场人士的基本素养。
2. 找到工作的KPI。
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Boss最关注什么指标?这些问题不仅是在工作一开始思考,更应该贯穿在整个工作期间。不能因为某些工作简单,就先去做,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找到KPI的方法很多,除了傻傻的试错,还可以多关注Boss都关心什么。最近专门学习了职场潜规则,帮助自己更了解Boss,从而提供他们更关注的内容。对Boss越熟悉,越能摸出套路。
04
上面两条建议看着很难,但实际要做到也是有步骤一点点来训练的:
1. 提交工作成果
简单说,就是把事儿做了,并按时及时汇报。
周日CEO的课程开始提到项目管理的内容。其中说到“所有的任务是为了产生成果”,瞬间恍然大悟。安排的每一个工作,也是要有工作成果产出的啊!要不然,Boss凭什么给你支付工资?
在你已经能稳定提供成果之后,能不能尝试着把工作成果的质量提高一些呢?能不能多预判一些风险,让你的成果能更稳定更提前产出呢?
如果工作没有完成,拿不成果怎么办?那就向Boss说明没有完成工作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因为能力不足而造成工作延误,通常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不向Boss反馈最终造成整体工作的耽搁,那就无法原谅了。毕竟有这么多寻求资源的机会,你没使用,最终让公司受损,又能怪谁呢?
拿出成果,才有机会让别人对你的付出认可。
2. 明确身份
当工作和生活交错时,我们常常会迷失当下的个人身份。而创业公司的我们,也常常会因为身兼多职,而在工作中混杂不同身份下做出的行为。做事儿之前可以首先明确自己是基于什么身份,再判断自己即将要做出的行为是否合适。
穿拖鞋上班、开会前没提前准备好会议资料、不按时提交工作总结、开会时偷偷下单烤红薯订单、因为个人状态不佳索性不上班等表现,都不是一个专业的职场人士应有的表现。在个人私欲的纵容下,它们出现了。也许当下没有什么后果,但那其实都是Boss同事包容的结果,放在别的公司,可能早就被孤立或是炒鱿鱼了。
想想,要因为自己的不专业,未来丢了饭碗,还挺可怕的。如果环境舒适,那就给自己多增加些压力吧,毕竟舒适区从来不锻炼人啊。
在自己的工作身份上,完成本职工作,提交相应的工作成果,才有机会被称为靠谱的小青年,才会慢慢赢得职场信任。这是职场发展的起点。
职场发展之路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永远都不要逃避问题。问题的产生在当下也许很痛,但问题是成长的基石,跨过之后都将成为我们的一条条护城河。
职场小青年常常掉坑,努力爬坑做个靠谱的职场人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