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7458天,我想从一个故事开始,谈谈另一个你们不认识的我,也谈谈那个和我打了20年交道,还不太了解的自己。
有个人,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他今年20岁了,别人问他的名字,他总略带神秘地说:“天地行无名之事,人应晓无名之道”。久而久之,人们再遇到他,或暗自摇头离去,或在旁讥笑指点:“真是个怪人”。
但任凭历经多少误解、嘲讽,他身边总有陪伴者,陪伴者总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或许是陪伴者多了,他们觉得年轻人还是该有个名字,就称他为无名君,慢慢的,他也开始这样叫自己。
无名君经常做梦。
他的梦里有彩虹,有星空,有绿意盎然的稻田,也有苍茫无垠的草原。有羞涩的甜美的笑,也有悔恨的迷茫的泪。
但他把这些都安放在心里,只偶尔拿出来与陪伴者分享。因为他知道,对于陪伴者而言,梦是秘密。
这个秘密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近了,陪伴变成了隐私侵犯;远了,陪伴变成了与你无关。但陪伴者从不抱怨,他们灵活地调整与无名君的距离,既不过分亲密,也不过于疏远。
无名君感到很舒适,很温暖,如沐春风。他开始更多的打开自己,他渴望传递更多的善意。他坚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道理。他把从前做过的梦当成梦想,一步步行走,一点点成长。他不止关注脚下,也开始眺望远方。
世界不死,理想不灭...
他口中喃喃。
世界不死,理想不灭!
他振臂高呼。
他曾读过一首诗:《未选择的路》。虽然题目是“未选择”,但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还是选了,“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无名君打算选一条真正“未选择的路”,他选的是一条无题路。
这条路上没有世俗的竞争、但也缺少陪伴,没有敌人、但也危机四伏。他渐渐发现,最坚定的陪伴者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在这条无题路上,他是自己的神明,也是自己的恶魔。
每当他想要放弃,总有一只灵鹿出现,指点他渡过迷津。神与魔,皆在一念间,他找回了自己。无名君被这只鹿深深折服,于是询问鹿的名字。
灵鹿面无表情,但无名君却感受到了它心中平静又超然的喜悦。灵鹿紧盯住无名君,那眼神深邃而令人神往。
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灵鹿缓缓开口:“天地行无名之事,其亦尊自然之理;人应晓无名之道,也需在凡间悟醍。”说完,便转身离去不见踪影,只剩无名君静待、思索。
又不知过了多久,无名君想为自己取个新名字。从此以后,无名君变成了悟醍鹿,行走在一条终身成长的无题路上。
他仍然向往未知的世界,却不再为失去而痛苦;他仍然坚信身边的美好,却不再奢求完美的幸福。他坚定、圆满,独而不孤。
故事结束了,你可能会不明所以:这是啥东西,怎么那么抽象?
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上面的故事是根据我几次梦中经历改编而成的。
但很奇特的是,意识流一类的想法纵然天马行空,放置于现实中又仿佛带着一些灵性,指引着我去创造。
接下来说点不那么抽象的。我想,每个人终究是带着一些使命来到世间的。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我,拥有很大的使命感。毕竟谁年轻的时候不想干点大事呢?谈到使命,就不得不提及欲望。恰恰我是个物欲很低的人,反倒是“物”背后的记忆与情绪总能引起我的关注。
举个例子,我从小对其他小朋友视若珍宝的各种玩具几乎毫无兴趣,甚至可以说我对待玩具的态度完全在于它在我家待了多久,而并非在于我对这件玩具本身的喜爱程度,因为它们在我眼中毫无区别。
18岁前的我一直处于比较割裂的状态,现在想来正是高使命感与低欲望感间的矛盾:一方面,对使命的探索追求是在延伸出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低欲望又令我本能地去放弃由欲望衍生出的后续行动,从而无限地缩小自己的圈子。
高考过后,终究是没有留京。这个我生活成长18年的地方,它塑造了我的一部分:家境、朋辈、生活习惯、文化气质、思维方式。我默默地接受着它们,不置可否。
我很感激大学的选择,它带我到了一个完全不了解的新环境中,面对着崭新的城市风貌、地缘文化、别样氛围。
我开始主动的去观察,去探索。我以为新城市之于20岁的我会像玩具之于2岁的我,只是单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陌生到熟悉,留不下任何多余的感情。
可这次,我错了。
来到重庆,一个浪漫的城市,充满烟火气。从前我总刻板地认为烟火气是浮躁,是某种意义上的肤浅,是单纯的物欲。但来到这里,我发现更多的是热情,是质朴。是青春、是生活、是热爱、是美。
这种底色,蕴含的不仅是人的风格,更是天的辽阔,地的厚重。是林间树梢的风,是永远听不懂的方言,是乡土,是人情。
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自己的所见所闻。
随着视野的开阔,我渐渐觉得,烟火气是必要的,物欲更是必要的。它像一把钥匙,用来解开你和使命之间的锁链。钥匙丢了,你便永远与脑中臆想的使命捆绑在一起,它是你少年时的白月光,也注定成为一生不可得的遗憾。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困惑:我很喜欢和别人深度交流,却很难跟一个人建立深度联系。我想是因为求同存异对我来说是很累的过程。
每个人的经历、性格、在一件事情上的关注点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些总会让我难以真正笃定地信任一个人。
我极度重视关系的建立,但对关系总是过于理想化,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日后可能的爱情。可我无法忤逆自己的心意。
对于很多人所追求的深沉又浪漫的情感,带给我的,往往是短暂的惊喜,却不能在我心中留下长久的涟漪。但理解、陪伴与支持却常常令我热泪盈眶。
人是很有意思的生物,
过于现实,难免沉溺于空洞。
过于理想,却又会遁入虚无。
而我,自诩为理想主义者的我,却在见识了更大的世界后,感受到理想的脆弱。我发现自己其实不配自称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我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理想主义者必须极致的现实,才能让他的理想不再是谈资与空中楼阁。
所以,我开始放弃那些傲慢的、那些自视甚高的想法。去关注周围更近的人和事物,去进入现实,去改变生活,去影响他人。
仔细想想,能做点什么呢?
表达。
这是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词。
为什么要表达?
我发现,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以“一辈子”作为时间尺度计量,都要变得郑重许多,甚至颇有些神圣的意味。
对我来说,表达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想通过这种表达,向你们展示我更多的侧面,为日后深度交流的可能性作些铺垫。也是通过表达,让我能更好的打开自己局限的思维,体验到更加多元的价值观。
表达点什么呢?
我希望我的表达不只与自己有关。我不仅想成为自己想法灵感的记录者,也想成为态度的传递者、捍卫者、引领者。
我想为世界打造“半亩方塘”,那里有故事、有观点、有情绪、有体验。它可以再大些,再广些,容纳更多的可能性,让生命产生奇妙的联结。
写下这么多文字,突然又有些感慨。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是个很喜欢写点什么的人。文字带给我力量,带给我希望,会让我笑着说: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我凝视着自己打下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怀念那个矫情但回不去的曾经。
回不去就向前看,要开始做点事情了。
去年国庆的时候跟某个朋友订下1年之约,现在我想把它放的更长远些,是5年。在我25岁之前,我会迈向更加理想的自己,不是希望,是坚信。这是与时间的约定,也是与每个已知或未知的,与你的约定。
最后,感谢我生命里的每一个人。
祝你们开心。
天天开心。
愿我的目光永远让你欢喜,
愿我的好运一直因你而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