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见到外婆,是在2018年的清明节,每逢这个节日,我们都会回老家祭祀已逝的至亲,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外婆。
外婆的家,准确一点说,是大舅舅的房子,一套自己住,另一套是临街的门面房。
外婆就住在门面房后面,临时搭起的一个小小的院子,一个客厅,一个卧室,再加上一个厨房。屋子里的摆设,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客厅的墙上贴着一幅幅山水画,我记得,这是多年前我送的一幅山水画挂历,那时候,外公还健在。如今,外公已去世十年有余。而他走后,这房间的陈设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外婆有五个孩子,除了我老妈,我还有三个舅舅和一个阿姨。这些年,由于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发展,弟弟又有了孩子,妈妈时常要跟着我们远下南方,对于外婆,妈妈是有说不尽的牵挂。然而,却又鞭长莫及,只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尽量多去照顾一下就尽量多照顾。
外婆84岁,一个人住。三个舅舅其实住的都不远,二舅就在外婆家对面,开了一个门市部,另外两个舅舅,也都离外婆不是特别远。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不经常去看外婆。
每年五月和十月份,在春夏交替、秋冬交替的季节,由于外婆常年的心脏病,在这两个时段,经常会出现不舒服的时候。以前老妈在老家时,每逢这个时节,多会把外婆接到城里,亲自带她去看医生,抓药,打点滴。
现在想来,成年以后,我对外婆的所有止于我每年几次的短暂探望,或外婆在我家短暂的小住,更多的是从我妈口中得知外婆的近况。我只会在忙碌的间隙,偶尔想到年幼时,围绕着外婆转来转去的岁月,每每想起,她年老时,孤独一人的境遇,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妈妈无能为力,我也无能为力。
我曾经想过,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带外婆出来走走看看,坐坐飞机、火车,看看外面的世界,每每此时,老妈就打断,都80多岁的人了,万一路上有个三长两短,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是的,这个责任我承担不了,因为外婆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使坐车,都会晕车,何况长途跋涉!
外婆越来越像个孩子了,吃饭的时候,经常像小孩子一样流口水。她还是一个人做饭,早年做过的白内障手术,由于时间长久,手术的效果已经不如当初那么好,她也不麻烦别人,还是自己摸索着做饭。做出的饭,少盐少油,常常是没有什么味道的。但即使这样,外婆也从来没有想过叨扰哪一个儿子。
妈妈常常陷入纠结,除了她的子女,外婆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了。而她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不能像当初一样,每隔一周就要回去看外婆,给外婆买肉买菜,收拾房间。妈妈还有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的阿姨,按理说,外婆八十多岁,我妈妈因为家庭原因不能经常回去,做为外婆另外一个女儿,应该经常回去看看照顾一下。阿姨的家事,也是一言难尽,孙子孙女在市里上学,她做为奶奶要在市里照顾两个孩子。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抽出时间回去看外婆一次。
而远在南方的老妈,不能时时相伴,只能从另一方面来关心外婆。临南下时,妈妈给外婆买了一个老人手机,外婆不会用,手把手地教外婆用。基本天天一个电话,隔一段时间我给外婆的手机里充点话费,保证外婆的手机永远有话费。
这个电话,通话次数最多的就是老妈。
现在的外婆,虽然年纪80多岁,但在外人看来,是挺幸福的一个老太太。子孙满堂,孙了都结婚了,重孙子孙子加起来十几个。然而外婆有一个心结,这个心结却是关于我。
有一天,阿姨回去看外婆,外婆突然说:不知道我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见到我大孙女女婿。阿姨打电话给老妈转述,老妈又原封不动地告诉了我。
空气似乎停止了。我的眼睛里眼睛打着转,我觉得很惭愧,我让外婆牵挂了那么多年。到现在,我都已经长大成人,却成了一位老人的心结。
在他们的心里,我只有结婚了才是找到归宿。而一天不结婚,我一天就是可怜的,没有归宿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当然,我不是单身主义者,我只是没有找到可以牵手一辈子的人而已。以前,从来没有觉得单身有什么错的,可现在,忽然意识到,原来,我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爱我的人担心了。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外婆还是为了我自己,我都在努力,努力让自己幸福,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知道,我幸福,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