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才是真正内心的孤独。孤独存在所有人的心中。-----刘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今天看了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其中一篇,《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只是在浪费时间》很有感触。
崇若不是一个别人眼中很合群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孤僻不与人来往的人。崇若有自己的圈子,那是自己喜欢的圈子。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群人看起来很玩得来,打游戏,疯狂的玩游戏,一起喝酒赌博。在学校的商业街,在宿舍的小聚会,在课室的大聚会,总有那些看起来特别合群的人,他们好像和什么人都能玩得来,喝酒要喝到呕吐。然而事后却要抱怨身不由己,抱怨这样的生活很空虚。
我想说,你为什么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一个人在一个宿舍中,舍长把宿友组织起来打游戏,或者是打牌,然后一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然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四年就在这样过去了。
在大学里,这些混的很风光的人,活的是多么的假,因为他组织人们和他一起堕落。有些人,组织大家一起堕落,自己却在背地里坚定的向前,表里不一,活的多累。而那些合群的人,永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舍友,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
寝室是堕落的开始,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四个人当中,三个人看苍老师,低四个人不看,就是不合群。
四个人当中,三个人打游戏,第四个不打,就是不合群。
人都是怕寂寞的,所以,耐不住寂寞孤独的人选择了合群。
每次回到宿舍,看到舍友没一个学习的,四个打游戏,一个看综艺娱乐,满脸轻浮笑容,看完没得看了就在那里大口大口的叹气,抱怨无聊。崇若真的是很心痛,这是社会病态,然而,看过很多历史,人类从进化到现在都是这样,平庸低级趣味爱抱怨的人永远占大多数。
明明不是一个群体,为什么非要在一起。你喜欢英语,非要走进篮球队中,何必呢?如果你所在的群,不是你应该合的群,那么: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你以为你交了朋友,却不知道当你毕业一无是处时,谁还会把你当朋友;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时,没有另一半的日子你会更孤单。
有人说孤单痛苦,可是,空虚不是更痛苦吗?身不由己不也更痛苦吗?
身边有太多的人和我倾诉,说他不喜欢身边人的生活方式,但却要去符合大多数人,显得自己合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那些当年很风光,很合群的人,不是在工地了戴着头盔,就是在街边小摊上围着肚兜做麻辣烫。而当年不合群的人,在大学深造,在国外进修,或者成为了自由自在,别人杂志上,口中的生活榜样,自由职业者。
那些鹤立鸡群的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有自己过人之处的。我一直坚信,英雄,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喽才扎堆。“二八定律”永远适合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资产;百分之八十的人,为百分之二十的服务。
尤其是男孩子,大学四年,一直合群,一直在寝室,一直不打开视野,固步自封,井底之蛙,这一切,总会在今后走进社会的某一时刻一次性还给自己。
而女孩子,更是需要在大学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依靠一个男人,永远比不上依靠一个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踏实。
当然,李尚龙老师说的不合群不是去结仇,不是桀骜不驯。而是没有必要为了融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群体,委屈了自己。
崇若喜欢文字,喜欢古典文化,在现在这个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像我这样的人少得可怜,我是孤单的,但我又是幸福的,自在的。身边的人,喜欢摇滚文化,喜欢娱乐,醉生梦死,喜欢游戏的虚拟世界,不爱学习,不爱生活,还爱抱怨,这样的人,崇若是不会去合他们的群的。但是,世界又是公平的,虽然身边没有爱文化爱文字的朋友,但至少我们的心够强大,可以感应到彼此的存在,可以穿越千里万里交流。
崇若的生活方式就是,和那些不跟自己同在一个频道上的人,有问候,也有关心,会互相帮助,但,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千万小心被他们同化,去堕落,去抱怨。看过一句话: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让那些原本喜欢自己的人更喜欢自己,让那些该喜欢上自己的人更容易发现我们,让那些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的人趁早划清界限。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哪怕被分化,总会有自己的圈子等自己去融入。
做最真实的自己,合属于自己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