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过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历,抱着对世界的未知而发出的疑问。个人觉得最典型的一个为什么便是不停地追问父母抑或身边的长辈们我是从哪里来的?年少的好奇推动着还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不断地思考,寻找着那千篇一律的答案,而大人们也从来都是你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从天上掉下来的,买大米的时候跟人家换的,年幼的我们也总是相信这些善意的谎言,甚至于跟同龄的伙伴们讨论你是哪个垃圾堆捡的跟什么换的,似乎都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的出生之旅。
我是怎样来这个世界的?真的是大人们口中从天而降的宝贝吗?随着年轮的增长追根溯源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来源于一个世间最单纯的物质“受精卵”,一切看似简单而普通的生命,其实历经了分裂,增值,生长,孕育出生的艰辛历程。我是在日常习惯浏览简书偶然间看到一遍文章,里面大概陈述的是2017年作者读完让自己受益匪浅的书籍,其中我一眼就青睐的便是«只有医生知道 »这一书,觉得可能带给我对医生这一行业不同的了解,我从小就特别害怕打针,所以大概这辈子都无缘从事医生这一伟大的行业了。
只有医生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产科医生更是站在生命保卫的第一线,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张羽作者以一个医生的视觉为我们展现了生命诞生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惊骇孩子的出生是一件多么不易的苦力活,一个健康的孩子诞生总是牵动着医生与他父母的内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有半点的马虎儿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生的熟练技术,每一个环节中的一丁点儿出错都可能导致一失两命,所以无论何时医生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他们用双手托起了人类生命的开始。
生而为人,谁还没点感冒生病的日子呢对吧?何况作为一位需要孕育生命的伟大女性的我,显然是脱离不了这种必备知识的,感谢伟大的医生笔录,让我这个无比敬佩医生的美少女有了那么一丝丝的了解。这是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抱着“大医治未病”的愿景,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幽默而不乏温情的叙述中,力图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这是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在生动无比的医学故事背后,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对当前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思考,更是浮躁时代的一帖清凉剂。这本书简而易懂,虽然知识讲述了医学之路的某一方面的真实经历,但让我打开了对医学了解的大门,更是激起了我内心对医学的一阵阵涟漪。下面是这本书的内容章节,有兴趣的可以挑着来看,
第一章 一切不怀在子宫里的受精卵都是耍流氓
1.看病就像一场世纪审问2.名誉和生命的较量3.天下没有绝对安全的安全期4.好妈妈该是女儿危难时最强大的依靠5.宫外孕就是绑在你身上的不定时炸弹
第二章 产房是女人最危险也最温暖的地方
1.千万小心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2.“五分钱硬币”原则3.别被假临产吓破了胆4.循序渐进:分娩就像建座罗马城5.产科最重要的临床决策都是看预产期6.抱错孩子?那是影视剧看多了7.压肚子的野把式,不是单纯失传那么简单8.忽略孕前和产前检查是造人最大的风险9.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
第三章 女人和肌瘤的不解之缘
1.打仗到战场,看病到现场2.掌握和医生交流的艺术,决定你看病的预后3.珍惜你的“送子鸟”,子宫这东西不生孩子就生肌瘤4.病理诊断才是肿瘤最后的判官5.病理切片和手术记录,一样都不能少6.公平正义重要,还是乐和过生活要紧?
第四章 中国式医患关系
1.医生永远记得要多一分耐心给“困难病人”2.安全感从哪儿来3.细节是天使4.包打听的热情可能会害了朋友5.人脉是需要经营的,好钢用在刀刃上6.手术室内高深的医学,手术室外莫测的人心7.琳琳的选择
最后回观现实,医生是个特殊的事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医患医疗官司,人们与医生之间产生了隔阂误会,长期处于误解与埋怨的状态下,频频出现的杀医事件不惊抖擞,社会对这个崇高的群体曲解与仇视,还有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倾向,让社会并不能真实的接近了解医护群体。我不是医生,但身边有很多朋友身处于这一项高强度,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指尖流出的心声是最诚挚的情感,我很怜惜与钦佩在工作岗位上日夜颠倒付出的医护人员,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伴侣,别人的父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希望我们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个世界就会更好美好。噢这本书还有2和3,也是作者写的,感觉好棒抽空会看完整个系列,嗯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