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提前到了辅导班,在二楼静静等孩子。目光盯着楼梯,心情有些急切,更确切些说是忐忑。这个孩子上周测试了,根据他的反馈我预感不太好。当他出现的楼梯时,我双脚加快几步,向前急切迎了上去,问道:“成绩可出来吗?考了多少分。”“考得不太好,只考了85.5分。”他一脸地沮丧,“我们班这次考得都不好,最高分93分,90分以上的才7人。”在他积极地为自己努力辩解的同时,我想起了自己的闺女。每次犯错或成绩不理想时,都会说出更差的或不如自己的同学,以此证明并非自己不优秀而是客观太难以战胜。难道这是人的天性?
在教室里,我看了他的考卷。丢失的十五分,大多是基础题。有一项句子转换题整整扣了六分,实在可惜呀。作文扣两分预料之内。当然这两分真让我伤心,这篇作文我带他写过,还打印了出来。他做了文字方面的修改,只是修改的不如原文,还更加糟糕。所幸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他一马。我当场指出这个情况时,他一旁低着头默默不作声。最难过的还是句型转换丢的六分。
可喜的是,孩子学习主动性好。他非常直接地说:“老师,我对陈述句、反问句、转述句始终不太明白,我想做做这方面的专项训练,帮我找找题目练练呢?”“好的,你先做作业,我把电脑抱去一楼。”学堂二楼没有无线网络。面对这突然的要求,我只能抱着笔记本去一楼连接无线网。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专题训练,打印了五张纸装订好后,又抱着电脑和资料上楼。
其实,找句子转换题目的那会功夫,我内心纠结而又矛盾。我本想积累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从小学生那儿多些积累。现实往往让人无奈,这个孩子在别的地方上了作文班,他对基础有更大的要求。今天的课又打断了原有的安排,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放在了句子转换题型上。
我不是专门教小学的语文老师。他们知识体系和刚性要求,我不太能把握准确。长久下去,怕耽误孩子。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研究作文和阅读。阅读和作文像光一样,更能照亮人的内心世界。我很幸运,这半年来的努力,对阅读和作文有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有些地方仍然迷惘,但我相信在时光日久的沉淀里,思路和认识定会越发清晰。
当下,有些痛苦。洞山校区接手的两个学生出奇的怪,阅读和作文挺不错,短板却是基础。今天是拼音写错,明天是词语写错,后天是句子写错。这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呀。我加紧讲完句子转换题,又起身站在讲台前,拿着笔在黑板上讲起了作文。
学习强国里的作文视频真好。我空余时间一边看视频,一边做笔记。他近一步开阔了我的思路,让我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我在讲台讲作文,孩子常会盯住我,听得津津有味。希望他们别再又错基础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