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换工作后,早上出门时间早了一小时,梳洗匆忙,没时间和心思做早饭,都是在楼下买个早点应付。对于我这种不吃晚饭的人来说,周一到周五,若不是偶尔深夜回来饥饿难耐,煮包面犒劳加班的胃,否则厨房灶台得落一层灰。
周六还有未处理完的工作,公司的、个人的,赶时间,一个人的饭又不值当开次火,所以一般找个餐馆吃。唯独周日,事情都搞定,八点多睡足醒来,简单吃点东西,看看闲书,才有心情花些时间张罗午饭。
红烧排骨通常是第一选择。小时候,这道菜只有过年、家里来亲戚,或在学校表现好、考满分,庆祝一件什么事时才能吃得上。妈妈在厨房准备,我在屋里看动画片,隔一会儿跑到厨房,看着气孔喷出的蒸汽,再跑回客厅看看墙上的钟,不厌其烦问妈妈几点才能做好。
被斥责多次后乖乖回屋,心思已不在动画片上,只等分针过了那个数字,一溜烟奔向厨房。因为是家中老小,出锅第一块总是给我。刚出锅很烫,用小碗接着,轻轻吹几口放进嘴里,妈妈会问「咸淡怎么样?」我则边嚼边哈斥热气,在烫嘴间隙蹦出几个字:正好!好吃!
我犹记得,吃出锅第一口排骨的喜悦,不亚于那时候过年初一早上穿新衣服。如今吃过大酒店小餐馆、国内国外很多菜品,一道红烧排骨,早已不再稀缺,如果愿意,顿顿都能吃得上。现在妈妈不在身边,只有每每吃自己做的,小时候那种喜悦和仪式感还能找回来点,真好。
为确保十二点能准时吃上午饭,十点半就得去菜市场备足食材。挑上四根上好肋排,让老板剁块,再买些其他蔬菜,中午就能美美吃上一顿。
红烧排骨有很多做法,在过去两年,照着做菜APP尝试过各种,最后还是选择了和妈妈一起改良的方法,因为这样烧出来的味道,才是家里的。
以下为苏佬师私房红烧排骨做法:
洗净排骨上残留血水,放锅中加水点火,加少许料酒、三片姜去腥,焯一遍断生。烧开后撇去浮沫,排骨捞出控水备用。
准备葱姜蒜、香叶八角,凉油轻炒小料。油热至七成左右,有青烟上升,下排骨,劈啪作响,转小火,依次加入盐、耗油入味,少许老抽上色,转中火五分钟,炒至香气扑鼻,肉色酱红均匀,倒入开水没过排骨,锅内由刚才滋滋炸响,变为温柔缓和。
转小火慢炖,加葱段、姜片、盐、生抽,翻炒均匀,盖锅盖。三十分钟,看表计时,只等水熬掉一大半,把汤汁熬到肉块、骨头的每一个分子里,充分入味。时间到,大火收汁,待汤汁粘稠时关火起锅,这道菜完成,色、香、味恰到好处。
夹一块放入口中,牙齿刚咬下,肉汁流溢,香味四散,从舌苔蔓延至口腔每个角落,鼻子呼出的气都带着香。肉已离骨,舌头搅拌分开,肉块大口猛嚼,享受牙齿咀嚼、咬合快感,与一大口肉滑入食道、降落到胃里温暖的饱腹感。
肉吞完,后槽牙咬碎脆嫩骨头,像婴儿吃奶般极尽口腔吸力吮骨髓中的汤汁,直到口腔真空,再吸不出来一滴。吐出骨屑,一块排骨完成了它这一生的使命。
再搭素菜二三、小碗冒顶米饭,就一集《武林外传》,周末最惬意的时刻,就是现在了。
不下厨房,就辜负了难得闲适的心情;不吃排骨,便怠慢了想大快朵颐的胃。
各位,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