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书”和“育人”哪个更重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书”和“育人”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时常被教育者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语文教学,课堂上时常情不自禁地就跟“育人”联系起来了。

于是,语文课堂常常被指责:“‘育人’讲得太多了,上得不像语文课,有点像政治课,课堂跑偏了。”

语文课就必须要咬文嚼字?语文课就必须要在文字里兜兜转转,不能讲“做人”?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甚至“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我非常赞成陶先生的观点,一个不会做人的人,价值观不正确的人,他的学识越高,他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三观不正的青少年,自恃计算机水平高超,肆意入侵信息系统;在网上传播“病毒”,令不少计算机陷入瘫痪。他们甚至利用“黑客”进入学校的试卷网页盗窃试卷。他们自以为技术超群,无人能敌,因此在自己能够企及的领地“游戏人间”,为所欲为,最终沦为“自负的囚徒”。这些青少年,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可以做,怎么会犯下如此罪行,葬送自己的一生呢?

前不久,网络还报道了一个事件:一个重点中学的优等考生在几年前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几年后,他的老师专门打电话过去,想要请他到学校,分享经验给各位学弟学妹,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优等生直接问“给多少钱?”,听完这句话,老师的心寒了,学校的心冷了。

我相信,听了这样的话,作为教育者,以及这个学校,一定会非常寒心。但是,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这个孩子的不知感恩,跟学校的教育“只教书,不育人”是不是有关系呢?你时常告诉他分数至上,还要求他学会感恩学校,是不是笑谈?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叛逆的孩子跟家长发生冲突,对父母大打出手,甚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把父母伤害致死的事件。以及学生跟老师发生矛盾,群殴老师的现象。

这些血淋淋的事件的背后,是不是暴露了重“知识”轻“育人”的恶果呢?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孩子本来就坏,是教育不好的。说得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即使是一个坏孩子,如果不断给他输入“真、善、美”的思想,他也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我的语文课堂上时常有着“育人”的痕迹,有时跑得很远。但,我发现,这些孩子跟我更亲近了,我们的关系更融洽了,课堂上不再乱糟糟的了,我们的课堂效果越来越好了,课堂效率越来越高了。“育人”不仅没有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反而提高了学习“知识”的效率,我觉得我做得对。

前几天,我一个同学,也是我的学生家长,孩子从我这儿毕业已经两年多了,现在高三。她跟我说,她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比较叛逆,但是,因为有我初中三年的做人方面的教导,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懂得理解她的。不像有的孩子,跟父母如同仇人。

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在交给孩子知识的同时,做好“育人”方面的引导工作。

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因为,“育人”比“知识”更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日更,写篇自嗨文吧(无灵感,就开始回忆过去。) 仔细想想,现在都九月一号了,三号就开学,上一次去学校已经是差不...
    浅浅思痕阅读 286评论 0 0
  •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人,送给我一坛酒,她说,那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
    麋鹿自渡阅读 158评论 0 0
  • 没有难么难,思考的角度很重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http://video.weibo.com/show?...
    Marswoo阅读 560评论 0 0
  • 独钓云烟阅读 514评论 0 4
  • 匿名对象:没有引用类型变量指向的对象称为匿名对象。 1 匿名对象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一般不会给匿名对象赋予属性值(...
    ForeverYoung20阅读 50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