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唯学日益”
和王哲一起训练表达力,让表达为自己赋能
作者:王哲 整理:小泡
— 1 —
你为什么会不自信?
跟我一起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来到一片陌生的领地。突然,他发现有十几只狼盯着他,这个时候何止是不自信,是害怕的要尿裤子了,对他而言只有一种选择——转身逃跑。
而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只兔子,他还会不自信吗?基本上不会。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危机四伏的远古时代,靠打猎维生,这时候至少有两种人。
第一种是极度自信的,喜欢一个人包围狼群、和黑熊单挑、站撸猛犸象,后来他们早早的就挂掉了。。。
第二种是介于自信和不自信之间的,每次行动之前都掂量着自己几斤几两。
当遇到比自己强很多的敌人会畏缩不前,甚至逃跑。——不自信
遇到比自己弱的敌人才会选择进攻。——自信
最终第二种人更加容易存活并繁衍后代。也就是我们的祖先,而这种会衡量双方实力的能力,保留在了我们的基因当中。
直到几十万年后的现代,这个基因还在。
因为人类文明彻底脱离狩猎时代也才不过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人类几十万年的演化史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
小结:
当我们遇到了自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不自信。
反之,当我们遇到了自认为能够解决问题,就会自信。
— 2 —
如何变得更自信?
破局点——比较
俞敏洪讲过他的故事,他复读三年终于考上北大,当他上了北大之后却发现,周围的同学不论是从学习上,还是文艺、体育上,甚至是交女朋友上,样样都比他强。
周围都是大学教授的女儿、政府领导的儿子,要不就是什么名牌中学毕业的高材生,高考分数也都考得比他高。当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不自觉地就产生了自卑。
他是怎么解决的?
一、自我思想解放。所谓的思想解放,其实就是“我不跟你们比了”,因为自卑的根源就是总和别人比较,还比不过别人!
当你意识到“我就是我,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不会跟别人比成绩、才能和其他东西,自卑的感觉就会慢慢减少。
二、建立自信的支撑点。既然你认为现在的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自信,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要在某个方面慢慢地做到跟别人一样好,甚至比别人更好。
比如,俞敏洪在北大的最后两年就拼命背单词,结果背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词汇量已经是全班第一了,有同学来问他单词,他就跟同学们解释这个单词的词义,不用查字典,同学们就开始用一种赞赏的眼光看他,他就这么建立了一点自信。
第二,他在北大读了大量的书,以至于在知识积累方面,不会比他的同学差到哪去。
第三,他一直坚持写作,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有一些诗歌散文在报刊上发表。尽管他在英语学习、英文原著阅读比他的同学还差很多,但是他已经建立了某个自信点。
不自信说白了就是比不过,内心又不能接受自己弱。
首要你要树立正确的心态:比不过就不比,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个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在某个方面比不过很正常。我们只需把自己最擅长的事做到最好。
— 3 —
几个小动作,瞬间让你更自信
现在请你跟我一起站起来,然后双臂打开,双手向上做一个V字形的动作,停留5秒,仔细感受并记住当下的感觉。
然后我们换个姿势,双臂抱在胸前,身体微微前倾,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饿脚尖。停留5秒,仔细感受并记住现在的感觉。
哪种感觉更自信呢?
很显然,是第一个动作带来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的身体存在一些“bug”。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情绪影响行为,比如:因为我不自信,所以我不敢上台演讲;因为我不自信,所以我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是不止如此的,人的身体行为对情绪的影响可能比情绪对行为的影响更大。
当你不自信的时候去做一个高能量的动作,你就会瞬间变得自信。
你在站着的时候,如果把身体打开、动作放大,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在坐着的时候所以当你独自坐着的时候,完全可以整个人往后躺,把双腿直接翘到桌子上,这些动作也会让你感觉更加自信。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两组实验者告诉他们接下来需要抛硬币,抛到正面的人需要“举起厨房秤的砝码”。
抛到反面的人要“切开并吃掉蚯蚓”。
一组是“举起厨房秤的砝码”,一点也不难。
另一组是“切开并吃掉蚯蚓”,绝大部分人肯定都无法接受。
实验有趣的地方也正是在此。
实验人员让这两组实验者在真的去“举起厨房秤的砝码”或者“切开并吃掉蚯蚓”之前,做了一个关于自尊的心理测试并收据数据。
然后发现,那些要去吃蚯蚓的人内心基本崩溃了,不要说自信,连自尊都崩溃了!
当一个人要做一件有辱自尊的事情时,他们很可能会认为他们自己的确是不自尊的人,这个理论后来被证明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情绪,包括自信。
但是实现并没有到此结束,当你张开嘴要吃这个蚯蚓的时候。实验人员急忙走过来,然后告诉你,他们搞错了,你是可以选择你要完成哪个任务的。
那么你会如何选择?
本来抛到正面要去“举起厨房秤的砝码”的实验者当然并不选择改变,毕竟谁会想去吃蚯蚓呢。
令人震惊的是本来抛到反面要去“吃蚯蚓”的实验者中竟然有80%的人选择不改变,只有20%的人选择不“吃蚯蚓”而是去“举砝码”。
尽管这些人现在有机会换成更轻松愉快的任务,实验激发的低自尊使其中的大部分人选择继续吃蚯蚓(不过,就在他们准备吃蚯蚓时,实验人员冲过来停止了这项实验)。
为什么那80%的人还是要选择“吃蚯蚓”呢?实验人员去询问他们缘由,他们给出的回复却令人沉思。
那80%的人回答说:“这是我们的不幸,所以我们选择接受自己的不幸。”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种很坦然的行为,但其实这是行为影响心理的结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遭遇不幸后自信心会受挫,甚至会责怪自己。
那些偶然遭遇到暴力袭击的受害者,甚至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遭受到袭击;身患绝症的病人,也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带来这样的命运。
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受到了之前所发生事情的影响。这种模式一旦开启,便会持续发展下去。甚至当你把身体缩在一起、低着头的时候,你也就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不过好消息是,根据这一原理,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生活中多多保持身体开放的高能量姿势,你就会变得更自信。
1.和别人讨论问题如何更自信?站起来双手叉腰,你就会更自信。
2.一个人的时候,身体后仰,双脚翘起放在桌子上,挺胸抬头,你就会更自信
3.开会发言,站在桌子后面,身体前倾,双手承载桌子上,你就会更自信;
4.朋友聚会,身体后仰靠着椅背,一条胳膊放在别人的椅背上,你就会更自信;
4.总结
人为什么会不自信?——因为你比人比不过,面对问题解决不了
怎样让自己更自信?
1.既然比不过,那就别比较;
2.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比过;
3.保持高能量的姿势
—————— END ——————
记得关注我,让你变得更会表达
会表达的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收获者。
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如果你想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又担心自己不知道怎么练习,找不到素材
扫码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每天晚上我会分享一段练习口才的素材,365天不重样的带着你一起练习
把演讲高手、社交达人的绝招,变成你的基本功
原价365元,现在仅需99元,就能跟我学习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