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具备其特有的人文性,蕴含着深厚的人类生活精神。
一,材料的选取和利用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德育渗透。
三年级科学《植物》单元中,教材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其中在教学《植物的叶》内容时,学生观察的树叶应该是捡来的落叶,其用意是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桌上放的是从枝条上摘来的碧绿的树叶;在让学生“观察枝条上的树叶”时,就有学生干脆折了一些枝条带进了教室。材料的选择如何渗透爱护花草树木、和各种小动物这一思想,有些做法值得借鉴:如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捡一些落叶,把落叶装进塑料袋带到课堂上来,这是一个榜样作用的思想教育过程,也是以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在“观察枝条上的树叶”时,我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实地观察一些低矮的树木的叶,二是通过“给小树整枝”等活动收集一些枝条,展开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材料的选择时不能仅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在学习《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个单元中,我们就应该将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有机的渗入其中。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材料是可循环利用的,什么材料是不可循环利用的,什么材料是会污染环境的,什么材料是环保健康的。教师应该重视并且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孩子们尽量不要去使用一些污染环境的材料,学会分清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这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影响到孩子们的父母及其他家人。由此可见,影响面是多么的大。科学教师要有“大育人观”,诸如“珍爱生命”、“崇尚事实”等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而且需要每个任课教师的长期努力。
我在讲授《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时,我在讲解上述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带给人类的危害时,结合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现状和实例,如:我国古代的黄土高原曾经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商朝时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但是,经过几千年来掠夺式开发,大自然给予了无情的报复。现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到处是荒山野岭,沟壑纵横,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竟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说。黄河的泛滥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和“爱鸟周”等活动。 总之,学生的优秀品质一旦形成,将会使其受益终身。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就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均衡人才。
二 、 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节时,我提前告诉学生准备了橡皮筋、钢尺、水、气球等各种材料。上课时,“制造声音”环节,为学生提供如钢尺一类的物体,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在这里我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让学生的活动融入了思考,当学生观察到物体被敲击和拨动后会发出声音,它们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了力”“物体产生了运动”,学生就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所获。让学生“动”起来,在操作中有所悟。科学课堂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迎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我在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的同时,不管是课初的“制造声音”,还是“观察发声物体”都让学生亲力亲为,使他们既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在执教《水和水蒸气》一课时,学生们在生活中已经知道水蒸气无色无味,但却普遍认为水开时冒出的水雾是水蒸气,而无法意识到那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的事实。这一点无论教师在语言上怎样解释,都无法改变学生头脑中的矛盾错误概念。于是我从家里带来了电水壶、加湿器。实验中,学生发现开水壶的上方“水蒸气”分两层,刚刚喷出的是无色,随着上升的过程,一会儿变成了白色;加湿器直接喷出的就是白色“水蒸气”,并且把手放在白色的水雾上面还有潮乎乎的感觉。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大家看到的“白色水蒸气”已经不是气态了,是液态的小水珠了,真正的水蒸气无色无味,我们根本看不到。孩子们才终于发现原来自己想法的片面性,明白了不能依赖别人口中的“真理”,要通过科学的实践来检验事实的正误,纠正了思想上的错误理念。
三丶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学会感恩的德育思想渗透教育。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三年级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对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的态度和情感,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感叹生命诞生神奇的同时,感受到生命之花的盛开是父母用爱浇灌的结果,也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教育,学生知道生命是很可贵的,要珍惜,不但要珍惜自己的,而且也珍惜别人的。 用仁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有益的活动形式能渗透德育,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具备特有的人文价值,这为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只要广大教师肯挖掘,就能找到闪光点!
四、在教学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们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有关点滴,特别是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我们教师要以情导学,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有趣的磁铁》、五年级《纸》等课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现、利用和世界性影响,同学们受到巨大的鼓舞,深深地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在讲授六年级《探索宇宙》中人类对宇宙探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激发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 。
一科学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和发展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能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含着这些思想教育因素,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在学习《热和燃烧》这一章时,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在学习《无限宇宙》这一章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等知识外,在介绍人类探索宇宙时,介绍我国古代天文成就,补充介绍我国
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时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神州”七号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还有现代的嫦娥号探月工程等等。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深深为祖国古代杰出的成就和如今的科技进步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这是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能够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具体、形象、生动。
总之,科学课并非专门德育课堂,在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有其特殊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教师准确把握住科学课程价值,才能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内容,将其自然地融入科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体验做人的道理,忌讳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同时,要防止将科学课上成了德育课,防止出现课堂中充斥着德育说教的情况,使科学课失去“科学”的味道。在科学课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原则是依据授课内容自然渗透,做到恰当有度、水到渠成,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又能余音绕梁,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品德得以培养。
2019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