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当了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熙熙攘攘的产科病房里,我看到了他疲惫的身影,一米八三的个子,背是弯的。眉宇之间也早没了少年时的锐气,整个人和我一样浑浊不堪。
每当相识多年的朋友结婚生子,我都会有种青春散场的感觉。后来由于散场的次数太多,也就渐渐没了感觉。
即使这是一位知道我所有秘密的朋友。
直到我们变得疏离之前的所有秘密。
产科的走廊里也堆满了床铺,冰冷的蓝色墙面丝毫无法给满是人肉味的空间降温,年轻的父亲们遍布在四周,呼呼地冒着热气。
只是他们眼中的些许迷茫,暗含了以下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TM在干什么?
我的回答是,你TM问我,我TM上哪儿知道去?
我的微信里头存在过三个班级群,一个是小学,一个是初中,一个是高中。这三个群里边的生态演变如出一辙,刚建群时热热闹闹,之后除了几个活跃分子,就没人说话了。说到底,不论是少年时代,还是中年危机,大家其实对彼此并不了解。一时兴起的怀旧感,只能说明自己老了;戛然而止的新鲜劲,只能说明还不服老。试想再过个五到十年,我们这批80后都到了婚姻或仕途或圈子的七年之痒,没准儿群里就又变得热闹了。 些许情绪,或许因为我们正在步入稳定,但又不甘于此吧。一方面,你的价值观基本形成,圈子也开始固定,你目前天天照面的人里头,有超过一半是你十年之后也会行注目礼的。你每天行驶的路线,有可能五年之内导航软件都不需更新。你讨厌的那两个只会开黄腔的主持人,随着斗转星移,云淡风轻,依然讨厌。
你都三十了,犯不着和他制气。 当听到这种话的时候,首先,准确地说,我三十一了。这么一个年龄,好像应该接受命运,不再折腾,按部就班地跟着惯性往前走。成熟稳重是这个年龄段应有的传统美德。别管你在一二线还是三四线,你都面临着 车子 房子 妻子 孩子 票子 面子 的问题。 剩下的时间,就是拍着肚皮,听听“诗和远方的田野”,聊以自慰,好像拉萨和丽江,埋着全中国人民的浪漫,也像那些在鼓浪屿穷尽半生装作抓拍的姑娘。殊不知,三十岁离四十岁还差着十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呢,是76岁,时间还挺充裕的。 剥开洋葱,捏着鼻子,忍着眼泪,就能看见一个字,懒。 我身边的部分朋友,进入了一个精神世界的恶性循环。这是一个开始明显感觉到压力增大的阶段,也是急需转移压力的阶段。埋怨社会不够公平,埋怨妻子不懂自己,埋怨家人不能支持,埋怨同事各个坑爹,埋怨领导毫无水平,如果这些都客观存在的话,那第一件需要做的是,就是去宝相寺拜拜。如果拜完之后,还是存在,那其实可以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前几天我翻出来了初中的周志,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那就改变世界,对我来说,还是后者容易些。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叫约翰列侬的英国人说的。十几岁的我,有这般鸿鹄之志,应该是没有想到三十几岁的我回到了家乡,离披头士的故乡利物浦又远了一点儿。 更严重的是,我目前对世界的唯一影响是,为全人类的人口总数加了一。 但同样的,对我来说,虽然改变世界遥遥无期,改变自己还是在一直进行着。最近热播的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一样,引起了老百姓的普遍好评。但里头暗含的人物背景,也是值得玩味的。多数正面人物,都是高干子弟,少数腐败分子,都是农民儿子。这倒是我认为这部剧最真实的一点,虽然编剧可能并没想这样引导观者。这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映射,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上升空间逐渐变窄,怎么爬上去,就可能怎么跌下来。 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人不思进取的原因,尤其是在三十岁这么一个黄金的年纪。因为在任何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我的做法是,戒掉一个恶习,激发一种欲望,保留一丝天真。 于是,戒烟,充电,骑自行车大撒把。 音乐是我最近大撒把常听的。
老一往期还谈了什么:
三线青年,正在连载: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czOTY4MA==&mid=2247483824&idx=1&sn=577dd767d8bb19fd602c46ac5fec755b&scene=0#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