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南瓜(修改中)


八月底,弟弟回趟老家。返程顺便给我家捎来了一只南瓜。只有一只。他的车子后备箱不算小,塞了三箱土鸡蛋,几袋米面,还有花生,绿豆什么的。这只南瓜躲在副驾驶的前面,挨着人的脚拐,颤巍巍,担心受怕地度过了一段旅行。

我回来时这只南瓜放在我的房间里,以后几天我都时时和它打个照面。这只瓜不小,足有三十公分的直径,低个子,属于扁却又圆实的那种。摘下来的时候应该是在仲夏,时间的沉淀让它的身上泛着泥土般的浅黄色,周身粗糙,凸凹分明像偷偷穿上癞蛤蟆的外衣。还有十几条沟壑,如伞的骨架,源自干枯如折断树枝的叶柄处,有规则般将瓜面分裂成几块丘陵状。

妻子说,留着,等到冬至那天吃。我朝她瞄一眼,国庆回家可以再带过来。我知道母亲家里还有,她一定留着,我都知道,此刻有几只或大或小,但一定是圆的瓜呆在堂屋后面的楼梯下,或者是平台上,在等着我中秋或国庆回家时搬走它们。我一日不回,它们一日不会动弹,那是一种静等,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耐心,能等到面黄饥瘦,等到人老珠黄。像遵守着一个千年约定,即便到白发苍苍也无悔无怨。

老南瓜有韧劲,举着菜刀像屠夫砍肋骨般用力,几下将它跺成大块,瓜囊已经干了,一粒粒丰满的瓜籽像被线串起来一样悬在瓜壁间,似乎摇摇能发出“铛铛”的声响。将瓜籽虏出,晾干带回去,可作来年的种秄。再细细地切成片,包装好放进冰箱。做饭的时候,抓一些洗尽,放在电饭煲里,就可等待享用了。

现在是秋天,空中的太阳失去了夏日暴躁的脾气,像极初春时的个性,连风也似春天的模样,只是景色和春天有了较大的反差。我在渐枯的树叶上寻找它初春时的样子,就能想起清明节我回过老家的画面。

母亲锅屋的窗台上有几只白色透明的玻璃瓶子,曾经装过酒装过罐头食品,里面装的是种子:白菜,萝卜,莴笋,苋菜,自然也有丝瓜,冬瓜,南瓜。这些种子什么时候下地,什么时候移栽,都在她心中摆放着,母亲熟悉它们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

临走的那天,母亲正在我家屋后垒几垄土埂,窄窄高高的,却只有三四拃长。问她做什么?她说做方瓜(南瓜)墩子。我便好笑,村里叫墩子,方瓜也有墩子?母亲说,是啊,没墩子,它长到哪里去?母亲还说,种几窝,夏天能收不少哩,你喜欢吃,给你留着。

这画面,在声音,仿佛就在面前。

童年时光,我家没栽过南瓜,西边邻近村庄的菜地被别人家的自留地裹粽子似的包围着。根本就不适合栽南瓜,南瓜很张扬,瓜苗栽下个把月就开始疯长,藤蔓四处乱蹿,黄花开得大大咧咧,毫无忌惮,如同一个玩得忘了家的疯丫头。南瓜所到之处野草也抬不起头,不要说蔬菜了。

家里吃到的南瓜都是隔壁邻居送过来的。这瓜的味道确实不错,夏末吃的多是面食,一大锅清水中切半只南瓜片烀煮,南瓜片差不多熟的时候,加入擀面汤,粑条,或者是面疙瘩,盖上锅盖稍微闷一下就好了。再添加点盐,自家晒制的豆酱,若是有猪油舀一匙下去,那会香掉牙的。每次吃这样的面食,我总要敞开肚皮,吃得肚皮紧绷绷,身上汗淋淋,碗底的浓汤都舔得干干净净,似乎没尽兴的意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月底,弟弟回趟老家。返程顺便给我家捎来了一只南瓜。只有一只。他的车子后备箱不算小,塞了三箱土鸡蛋,几袋米面,还有...
    林建明阅读 6,093评论 62 313
  • 这立秋都过去两天了,温度依然很高,盼望着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来临,好像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做好防暑降温还是很有必要...
    惠顾星辰阅读 1,753评论 17 57
  • 南瓜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蔬菜,老家通顺河畔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心里,南瓜自是不比寻常,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瓜...
    邱是秋季的季阅读 250评论 0 1
  • 炸南瓜花、炒南瓜丝、煎南瓜片、汤南瓜、蒸南瓜、卧南瓜、干南瓜片……南瓜十八吃,样样都是我的爱。 将南瓜做出十八种花...
    松梅子扬阅读 512评论 2 8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1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