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理物品的秘诀是扔掉。问题是:你舍得吗?
“你真是变态的整理狂,家里一样多余的东西都没有!”我感慨朋友家的简洁。
“收拾屋子的关键就是三个字:扔东西!要舍得。”她说。
我突然想起爸妈家那么多包装纸盒,他们都舍不得扔。
“每天收拾成这样,一定很花时间吧?”
“其实是节省了时间。”
自叹不如。透过房间的整理,折射出人的内在状态。
很早就接触了《断舍离》这本书,佩服作者,认同理念,给人家点赞,就是没什么行动。
02
昨天古典又提到了断舍离:你与物品的关系,就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是啊,我发现自己一直保存机票、车票、景点门票,那些难忘的故事,都是放不下的过去。
断舍离第一步是从整理书开始。我最骄傲的是自己有书房,有整面墙的书,书柜里的书都放不下了,放在了书桌上,甚至是椅子上。有的已经落了一层灰。
那些书都珍藏了好多回忆,青春期看的琼瑶、亦舒小说,孩子出生前后的育儿百科、痴迷的心灵成长图书与杂志,有温故知新的打算,却再没翻过。最舍得扔的是在国企时编的那些书刊杂志,毫不犹豫的扔,就像要扔掉我的过去!这又投射出我怎样的心境?
舍得扔掉一摞摞获奖证书,却舍不得扔掉那些工作笔记本。我的工作笔记本很厚,有的封面有些脏,那是我深入一线采访的印记。我爬过直上直下千米高塔、钻过有气味刺鼻焦炉地下室、走过运转中烟尘迷漫的皮带通道……那时的我头戴安全帽,一身工装,脚踩大头鞋,胸前挂着佳能相机,背着摄影包,拿着笔记本……那是我作为一个国企宣传干部一步一个脚印成长的记忆。
看着那些笔记本,前面是工作记录,后面是名人名言和自己的感悟。再次看到时居然会被自己感动得落泪,它就是我个人成长的史诗啊。我知道,该与上半生自传素材说声再见了,要下半生人生剧本的编剧、导演和主演上场。
感谢古典,再次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近日外出讲学频繁,发现自己无论坐飞机还是高铁,哪怕只住一晚,都会带旅行箱,且箱子是满的:除洗漱化妆品外,我会带上几本书(几乎没看)、日记本、N条围巾、N件衣裳、至少两双鞋,并且自带原装进口洗发水。当然还有笔记本电脑,总想抓紧时间做点什么。朋友说以前看到机场候机厅里有人拿笔记本电脑在忙,感觉超酷,现在只觉得苦逼。
03
那满满的行李箱,就像蜗牛重重的壳。我到哪儿都带着,我怕万一有什么我会用得着,我承认自己有不安全感。
这种感觉人人都有吧。与物品之间都有那么多难以了断的、放不下的纠结。与人的关系呢?
我害怕失去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如果他(她)们不在我身边,我定会像空中的落叶,我恐惧失去他(她)们的爱。于是,我宁肯自己辛苦一点,也想用尽心力去满足他人。同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家族中完全没有意识自己的心智模式,在扮演拯救者,扮演家长、成功人士、强者,以帮助的名义去影响兄弟和孩子现在的生活节奏。事实上,他(她)们都已独立了,是我想掌控,却打着爱的旗号。
断舍离,犹如当头棒喝,让我看到自己的心智模式。
人生最大的发现,是发现自己思维模式的重复。它可以透过物品,透过与人的关系看到。同时也能改变,只要真实面对。
04
以前我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比如我不擅收拾物品,那是因为我童年缺少玩具,而一个个小物品可以由我命名,所以我特擅长“过家家”的游戏。当我有了自己的家,不自觉带入这种模式,总觉得自己缺什么,我想要“满满的”,它代表我“有”。
我怕失去。因为我得到的过程并不容易。
突然明白只有卸掉盔甲,才能轻装上阵。多简单的道理啊,只是以前是人家说的,现在是我自己悟到的。悟到才会行动,行动才会赢得主动。
主动与被动的心态有天壤之别,就像有头发的人做光头造型与秃发的人不得已的光头造型。
发现,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觉知,让我们看到自己与事件的实相。
行动,让我们与众不同,让生命产生新的价值。
多数人都还不能自知,还在以往固有的模式中痛苦挣扎,让我们带着觉知去行动。
从现在开始,扔掉没用的。光说不练,空把式。
今天我依依不舍地扔掉了旧书和笔记本,与它们做了告别,说了感谢。
你往时间轴前面走,而物件并没有。当你持续保留这些物件,等于把你拽回到过去的自己。 ——古典
每日一问:你对于物件的心智模式是什么?观察一下你的人际关系(你保持了很多不舒服、不合适、不需要的吗?)和事项安排(你安排了太多垃圾任务吗),有什么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