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在我上学那会就听说了,只知道很出名,具体是什么那个年纪也没有探究的兴趣。
多年以后,爱上了散文。
印象中的散文就是风淡云轻,很轻松的格调,而读余老师的书,让我浑身一震,原来散文可以写的这么大气磅礴,这么锦绣,这么吸引人心。
写柳祠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我生活在柳州,离柳祠不过十分钟旅程,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去过,或许曾经去过也没能留下什么印象,只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公园去逗留,看它里面的花花草草,小桥流水,印象中好像有碑文,但是没能沉下心来去看。
想着数千年前,柳宗元从永州被招回京,满心欢喜,谁曾想却被贬到了更为荒凉的柳州,蛮荒之地,他的处境磨练了他,也成就了他,虽然在仕途上未能如愿,却在文学上成就了他,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千年以后,人们修炼祠堂纪念他。
余老师写到了莫高窟,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事情,与其说是道士王圆箓的过错,我觉得更是那个时代铸造的悲剧,他发现了藏经阁,却没有能力守护它们,别说它,一整个朝代都没法守护的任务如何让一个落魄道士承担的起,这是个时代的悲剧,痛心。
余老师看到的不仅仅是寂静,更看到了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有激昂,有悲情,有战争……所以他的文章是有灵魂的,让人热泪盈眶的。
喜欢散文的人定要去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