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时三峡工程即将上马,国家给了宜昌市很多优待,就包括开通宜昌到北京的特快列车49/50次,由当时的襄樊客运段整备。
当时中国铁路按列车编号区别列车等级,1-200次为特快,201-500次为快速,之后为普快。虽说是特快列车,但当时中国火车的速度还是相当慢的,但49/50却是当时襄樊人到北京几乎最好的选择,这一路得要到将近24个小时。这趟车虽是宜昌始发,但是由当时襄樊分局襄樊客运段担当,所以也一直给襄樊站预留非常多的票额,在襄樊的出发时间也一直在晚上七八点左右的黄金时间,而作为不需要换向的列车在襄樊站的停车时间也是惊人20分钟以上——还经常早点到站。
后来2000年铁路提速后,特快列车都在位数前加了T,但49/50次却降级到K49/50....不过火车的速度确实是在一步一步提高,逐渐加速到20小时,17小时甚至更快。列车也在提速中换用了崭新的橘红色25G车厢,我记得我2003年国庆自己一人坐火车来北京时硬卧车厢还是半包式的,当时看来还是相当高档的样子。
而T49/50这个编号却始终与这趟车无缘,只是被用于北京到武汉,上海,杭州的节日临时特快。再后来,“跨越”的这些年里,铁路一步一步提速,车次越来越多,每天连接襄阳和北京的列车也有了七八趟,而K49/50次早已不是唯一选择——很多情况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我在大学那些年往返也偶尔坐到这车,也一直在期盼回家的列车能更快一点,再快一点,特快列车不要只有一对还那么难买。
而汉宜铁路通车后,宜昌有了绕行武汉到北京的直达列车,甚至还会有从成都绕道恩施、武汉到北京的特快列车,由于线路问题——可能也有重视程度的问题,襄阳到北京的时间甚至比宜昌到北京还要长。
这回年底的调图K49/50看来是终于又被想起来了,去掉一些停站后终于提升到特快级别,也有了一定的提速,但线路问题导致距离真正“特快”的速度还有一些距离,不过京广线上应该不会想以前一样被压到一站停个半小时一小时了,而且升级以后将来提速的空间总是大了一些。我想K279/280升特快就不期待了,下一个期待也就是郑渝线修好以后的高铁了吧。
又要过春节了,谁不希望回家路上又快又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