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是这几年来过的最轻松最惬意的一年,虽然还在值班,内心却无比轻松,一个词最能诠释所有的感觉:如释重负。话题扯远了,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内心的愉悦自在才能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再来聊聊今天的主题----三少爷的剑。
应该是在今年的七八月份吧,记不起是在电影院还是在手机里看到了电影《三少爷的剑》宣传预告片,心情莫名激动,这种感觉不是因为一个电影迷看到了精彩的预告片有了观影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导演和监制响亮的名头,更不是为了半红不紫的几个明星,所有的激动仅仅源于----三少爷的剑五个字惊醒了所有关于青春时代的武侠梦。
在那个资讯不那么发达的青春时代所有关于自己以外的人、事、世界的全部想象都来源于书籍。青春记忆中,租书店是所有回忆中最闪亮的部分。租书,是最开心的精神享受。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隔三岔五地买书不再成为奢侈的事。现在,阅读也不再局限于纸上,网络文学、电子书纷纷兴起,手机阅读、kindle使阅读成为随时随地的行为,租书店和租书也就只能存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
记忆中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有一条街,街上仅有的两家文具店里除了售卖故事会、知音,出租两个书架还摆不满的小说外再无其他任何书籍,书架上所有书加起来只分两类: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的武侠小说,每天每本5毛钱,那时,没有电玩,没有丰富的娱乐节目,武侠小说是男生的最爱,爱看武侠小说的男生们内心都藏着一个自己的江湖,一个关于自己的侠客梦。女生则是言情小说的忠实读者,看到悲情处还会跟着掉眼泪。
5毛钱厚厚的一本,却只能看一天,多看一天就得多花钱,这样的规定让囊中羞涩的我总是想尽办法尽快把书看完。但父母、老师是不准我们读这些闲书,所以看的时候要藏着掖着,带回家时也得小心谨慎。 上课忍不住要看时就在外面包着语文书的书皮把书立起来看,自习课时趁着老师不在就偷偷地放在课桌下看,就是这般斗智斗勇还经常被老师发现,有一次上课偷偷看小说被老师抓到,把我叫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说情节。同学们捂着嘴偷笑,大家心领神会,因为这本书已经在同学间传阅了一圈。
放学,第一时间就是来到租书店,把之前借来已阅读完的书还给老板,再选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很快租书店里不多的言情小说就被我看完了,我站在租书店里表示没书可看要退押金的时候,租书店老板极力推荐我看武侠小说,并把一本厚厚的金庸小说塞进我手里。
鉴于老板的热情我把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带回家,金庸的小说受明清章回体白话小说的影响很深,故事体庞大、错综复杂,又有古文风的文笔特点,当时我阅读过的书除了教科书、故事会、琼瑶小说再无其他,所以阅读金庸的小说确实有点费力,课间十分钟恨不得连上厕所都免掉读完整本小说还是花了6.5元,算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故事很精彩,在读射雕原著之前看过83版的电视剧,由此知道了原著与翻拍的如此不同,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小说比翻拍更能体现原著的精髓和真谛,在小说中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描写更能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看翻拍就像吃别人咀嚼过的食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不小心还会被恶心到。
看完《射雕英雄传》做了如下总结
1:看金庸的书费钱
2:看金庸的小说费劲
3:书太厚不好隐蔽,语文书皮根本包不住。
婉转地向书店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要退押金,书店老板把古龙的书又塞进我手里。 基于刚读完琼瑶小说,还处于浪漫主义阅读阶段,所以一看古龙的书就被惊艳到。古龙独特的语言风格---装腔调体也符合了青春期的阅读口味。
例如:你来了
我来了
你毕竟还是来了
你本不该来
可我已经来了
你来干什么
我来杀人
杀什么人
什么人该杀
古龙的小说浪漫玄幻,擅长想象和推理,类似于现在的玄幻小说,古龙喜欢用短句,含蓄精炼独树一帜,不管是对话、描写环境还是刻画人物的心态古龙独有的短语非常有意思,再加上他带有禅机和哲理的对白更是迷倒我们这一代粉丝。他独特的古龙体犹如后来的杀马特,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中刮起了一阵旋风。
(现在看着吐血抓狂的文字,当时看着却是一阵清风,青春期的荷尔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想想昊昊小朋友在荷尔蒙作祟的年龄又会看什么我理解不了的东西呢?)
古龙善于营造和渲染气氛,寥寥数笔就能让人身临其境,文风飘逸洒脱,脱离世俗约束,正反人物都有鲜活的性格往往我行我素,且善于用场地背景来衬托人物内心
例如:剑气纵横三万里。
一剑光寒十九洲。
残秋。
木叶萧萧,夕阳满天。
萧萧木叶下,站着一个人,就仿佛已与这大地秋色溶为一体。
因为他太安静。
因为他太冷。
一种已深入骨髓的冷漠与疲倦,却又偏偏带着种逼人的杀气。
他疲倦,也许只因为他已杀过太多人,有些甚至是本不该杀的人。
他杀人,只因为他从无选择的余地。
书店老板塞给我的第一本古龙小说就是《三少爷的剑》。《三少爷的剑》是古龙的晚期作品,没有《陆小凤》、《侠盗楚留香》、《绝代双骄》、《流星•蝴蝶•剑》等代表作被人熟知,影响力也远不及其它作品。却是我最记忆深刻的一本。之后也阅读了很多比这优秀的武侠小说,但随的时光的流逝总是会对某个人物或某个情节记忆模糊,唯独对这本书记忆犹新。
所以看到徐克和尔冬升翻拍《三少爷的剑》就非常期待,可惜由于忙于其他琐事错过了电影的上映期。今年春节假期看到腾讯视频开放这部电影,大年三十晚上一个人在房间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却有点失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徐克这几年拍的烂片实在是让自己晚节不保,但就他早年的几部电影,个人觉得最能完美诠释古龙小说风韵的人唯徐克莫属,可惜这又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电影中唯一的亮点就是江一燕饰演的慕容秋荻,慕容秋荻是慕容世家的大小姐,因为被天下第一剑神谢晓峰所吸引,进而背婚,为他生下谢小荻。但慕容秋荻又遭受三少爷的背弃,而受尽天下人的耻笑。江一燕基本把慕容秋荻与三少爷相爱相杀,爱而不得的绝望表现出来,但对慕容秋荻野心的表达还稍有不足,这是编剧对剧情的编排问题与演员无关,慕容秋荻临死前哀怨的眼神还是极具杀伤力。
燕十三,个人认为是小说中最出彩的一个人物,也是最虚幻、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相比之下,感觉比谢晓峰更像一个剑神,从最后燕十三悟出第十五剑,他就已经完完全全超越谢晓峰。燕十三死后,谢晓峰对燕十三的评价,也能说明这一点。所以,真正的剑神应该是燕十三。可惜何润东把剑神燕十三演的像个滑稽的小丑。电影中唯一两处符合我对原著想象的场景是燕十三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在漫天桃花处躺在自己掘好的坟墓里等死的场景,看破生死后的坦然,还有一处是了无求生意志后,独立山顶的一处场景,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两处场景都很唯美!
初看原著时并不喜欢谢晓峰,觉得他是一个逃避责任的男人,谢晓峰的名字所背负着的是神剑山庄沉重的声明,小说中多次提到“谢晓峰只能死,不能败”,“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林更新的表演更符合我个人对人物的理解——逃避,不过古龙先生应该真正想表达的是看破一切后的避世,而不是不负责任的逃避。
竹叶青,电影里两毛五的演技在此就不做评论。
电影评分我只给5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感谢书店老板塞给我的第一本古龙小说,至此开启了我的第二个阅读阶段,记得那一年,所有的零花钱几乎全部贡献给了书店,在斗智斗勇地看完书店所有的书后,我也像那些男生一样有了自己内心的江湖,有了自己的侠客梦。也感谢书店里这些仅有的书籍帮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户,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丰富了苍白的青春岁月,让过往的青春时光有了这些光怪陆离的小说而散发出蜜糖的香甜。
往日不可追,谨以此文以祭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