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栏目《做个正常的时间买卖人》读后感

第一个阶段:提高单位时间售价。

有些人的方法是读研。普遍来说,拿着研究生文凭比拿着本科生文凭的工资高一些。

但是很多人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磨洋工和喊高价。收8个小时的钱,只干2个小时的活,就是提高了单价4倍。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跳槽来提高薪水。

我们传递的价值观是:注重价值,而不是价格。

找工作的标准是:是否能给你带来成长。

价格时不时被高估,时不时被低估,这才是常态,价格和价值恰好重合是极小概率事件。

第二个阶段,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因为老板给你发的工资是市场平均水准。

当这种人被低估的时候,他们很清楚,终将有一天,自己确定地被过分低估了——那就是到了该自己创出一片天空的时候了。

同时给自己打工,不如彻底为自己打工。这句话的原理是:既然卖时间终将不划算,那么买时间终将划算。

解释一下“同时给自己打工”。意思是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干。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出售给老板,获得薪水。一次出售给自己,获得成长。

所谓的当老板,其实就是有资格批量、合理的购买他人时间,而后以适当的价格把那些时间的价值再卖出去。

不能给自己带的人提供真正成长机会的人,实际上没有资格当老板。

笑来老师讲述道理的逻辑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最初是提高单位时间售价,但是很多人的做法是磨洋工和喊高价,这都是追求市场价格,而不是价值。于是引出观点:注重价值,而不是价格。高估和低估都是正常的。但是你不断成长,价值被低估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当老板了。引申出老板的本质,就是时间的买卖。

总结一下,就是选择一份能让你成长的工作,并且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不断成长,当你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就是该创业的时候了。

如何深入思考?我们只要针对一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回顾并且再次思考一遍,就会发现对于它的认识又深了一些。原因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是你已经不是当初的你了。一本书看多次,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很多人迟迟不行动,其中最多的原因是:希望一次拿出很牛的作品。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受到的打击也会让很多人裹足不前。

最好的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出一个能用的雏形,然后一边做一边改善。随着我们不断成熟与进步,我们作品也会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