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假期,今天突发奇想,去了一趟图书批发市场,想去淘淘新发现。兴高采烈的出了门,刻意带上能拎重物的购物袋。
今天天气特别好,风和阳光都很温柔,一个小时的车程不觉得远,浑身充满了仪式感。这得有多久没去过图书批发市场了。回想起上次,应该还是我在读书的时候。
熟悉的路激发熟悉的记忆,沿着记忆的轨道一路走到了目的地,它还屹立在老地方。
绿招牌应该是重新油漆过,斑驳的白墙诉说它的年龄。踏上台阶一步步走上去,我却惊呆了。
记忆里批发市场是楼上楼下两层,每一层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档口,每个档口不仅四面墙都是书,有时候还会把门口堆满,只留下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动线,大家各自紧紧抱着书侧着身子勉强腾挪。
而今我第一眼望见的是凋零,一楼仅有一家档口还开着,老板有气无力敲打着电脑,完全无视我走进来。而整个一楼除了他就只有我,感觉呼吸都会有回声。我左看右看,表面一层书排得整整齐齐却落了灰,应该很久没人动过了。再往里走,只见有些书店门上粘贴着法院的告示或是仲裁文书。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悻悻走到二楼,二楼也是零星一两家店,我走路的脚步声引起了书店老板的注意,他让我随便看看,我点了点头。
逛了一圈还是下楼,直接冲门口出去了。
出门后,我心情非常低落。如果每个档口是一个老板,一个老板背后是一个家庭。
疫情下,凋零的线下图书市场,是多少个凋零的家庭。我不禁心酸,也许再也不回不去当初,他们已经寻得了新的生计,努力活着。
毕竟,图书大多时候是个不太好的生计,是要用情怀和理想喂养的,大部分喂养会在生存面前被掩埋,被出售。
我有点遗憾,怎么早没想到多来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