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写小说的愿望。
在这之前,也一直没停,保持着码字儿。在公众号里写文章,在各种平台发布文章。是喜好也是积累。就这样断断续续,各种文章,统计了一下,也写了几十万字。
然而,这些文字还是没有比写一篇小说让人更人感到有分量,更让人动心。
不过万事开头难。
即使我的第一本小说的名字已经出来了很久,大概的背景也有了个大概。但还是迟迟没能下笔。
男主的故事模糊,人物、结构也没出来。
或者压根对小说人物、结构就没有概念,就这么放着。
期间逼着自己先下了笔,最后好不容易写出了两千字儿,突然又,就夭折了,断了,写不下去了。还没开始又搁浅了。这样一放就是一年。
直到一年后的2022年11月底的某个下午,被反反复复的疫情封控在家里。人突然陷入了一种对未来无比失望和焦虑的境地。突然觉得自己非得做点什么,否则都感觉不到自己还在喘气,还能喘气。
于是坐下来,一鼓作气,开始动笔了。
洋洋洒洒落笔数千后,灵光也不断涌现,人物出来了,故事也有了雏形。
不过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完全抛弃了搁浅的那个小说主题,而是另一部新的小说。
有种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感觉,
就这样,一直跟着感觉写,写着写着就出来了。
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来自儿时的回忆和加工。15岁的男主角季小君这个名字,和伙伴李星河、马严的名字,包括女主方杰的名字,都是在脑子中没有任何纠结的冒出来了。彷佛它们本来就存在一样。
还有故事,也很快就从脑海里冒出来了。
这种写作经历很神奇,写到哪儿,写成什么样,我心里其实根本没底,也不知道。
似乎故事就应该是那样一样,似乎我在读别人的故事一样。
中间也有突然断了思路的时候,但是每天两千到三千字,一直没断,哪怕删了重来,还是能够写下去。这是没有想到了的。也担心过像搁浅的那部小说一样,又写不动了,但很幸运,最终完成了。
就这样动力十足,一气呵成,完成了13万多字的成文。中间除了新冠感染的那四天停了下来,过年七天歇笔,一天没耽搁终于完成了。
《那年冬逝寂无声》也许就是我的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然,故事并不太满意。只能说,写出来就算胜利。
毕竟是第一部小说,算是给自己写小说攒了底,有了个说法。
一定还有第二部,那部名字已经起好的小说还等着我在。下一部小说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