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武汉市美术馆,正巧举办了净土风物-《亮宝节上的人们》主题展。这幅作品在2014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
这幅高达150cm的作品,人物众多,展现了藏族亮宝节上的藏名状态。开始看到这样一副作品其实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画的很好,必经自己也只是个门外汉罢了,可是这个主题展览围绕这一幅作品呈现出很多背后相关的故事。作者许海刚连续三年进入甘南地区创作了这样一幅作品,并多次对该作品进行草稿
所有的画面都是基于光影和形上的。学画画的基础就在于要学好素描,这个画的素描版本也体现不错
从作者的几版素描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主题的取舍。其实要完成这样一幅作品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为什么作者完成了?除了作者画技高超意外,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作者能拆分目标,将任务进行分解:
通过不断的打草稿来理清思路,就如上图,背景318,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背后不知打了多少次的草稿,318也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另外如上图,把各个人物拆分出来,进行独立刻画:
由于该作品是对现实人物的刻画,整幅作品人物细节处理也很出众,比如服饰上的花纹,佩戴的饰品等。对此作者也做了很详细的笔记。可惜我却没有将这些内容拍下来。
画画是作者对自己理解的事物进行的表达。一幅画面是否能打动人心,其实最主要的是画面的深度,这种深度不是技法上的,但却通过画面体现出来。比如作者在采风过程中做的藏文化笔记:
如果没有对与藏文化做的细致调查和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细节处理上不会生动。
细节决定成败,但是过于追究细节则影响整体,所以需要讲究与整体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