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 这一概念绝对是心理学对行为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这很奇怪,因为人们虽然通过这个概念将众多结果评估为得和失,而且损失显得比获得更突出,但这个概念并没有让人们感到惊讶。
目标就是参照点
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与获得利益的动机。
参照点所关注的是现状,但它还会是将来的目标,即没有实现的目标就是种损失,超过了目标就是种所得。正如我们从消极主导中可能推断出来的那样,这两种动机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对没能实现目标的损失厌恶,比想要超过目标的愿望更为强烈。
人们通常会设定一些短期目标,对于这些目标他们会努力去实现,但并不是必须去超越。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
避免损失的动机和获得收益的动机强度并不对称,这一点在许多情况下都有体现。
在商务谈判中,尤其是在对现有合同的重新商谈中、在典型的劳动商议和在贸易或限制军备的国际谈判中,这种不对称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特征。现有的条款确定了参照点,协议中任何方面拟定的变更都会被看成是一方对另一方作出的让步。
损失厌恶会产生一种不对称,使得双方难以达成共识,你对我作出的让步是我的所得,但它们却是你的损失;损失使你产生的痛苦会比它们给我带来的快乐更多。因此你对这种让步的价值会比我赋予它的价值高。当然,你要求我作出的让步对于我来说也会是这样.你对我作出的让步也不会给予足够的价值评价对越来越小的蛋糕进行商讨非常困难,因为即使损失也要将其分配出去,人们在蛋糕越来越大时湿得更随和。
在讨价还价时,双方交换的信息都是想找到一个参照点并给对方提供一个锚定。这些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商议双方对有些利益(也许是商谈裁军问题时提到的某特定类型的导弹)假装很在意,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将这种利益看成讨价还价的筹码并最终想要将其交换出去,因为商议双方都受互惠原则的影响,一个看似令人痛心的让步就需要对方作出同样使他们痛心(可能这种痛心也是伪装的)的让步。
所有动物(包括人)都想有所得,但他们会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
在这样一个所有动物都想有自己地盘的世界中,这项原则解释了防御者成功的奥秘。一位生物学家观察到,“拥有领地的动物受到对手的挑战时几乎总会获胜——往往就是几秒钟的事。
对于人类来说,同样简单的原则也能解释社会机构的改革问题,公司的“重组”和“调整”行为就是如此,官僚主义的合理化、简化免税代码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努力同样如此。
起初我们认为,在改革计划中,总体的提升会产生赢家和输家。如果受影响的一方有某种政治影响力,可能成为输家的人就会变得比赢家更积极、更有决心,结果也会更倾向于输家,也一定会比起初计划的代价更高、作用更小。改革通常包括保护利益相关者的不追溯条款,例如以下情形:劳动力减少是由于(退休、辞职、死亡等原因造成的)人员缩减而不是开除;工资或福利的缩减只会在将来的工人身上施行。
损失厌恶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爱机构或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保守主义做派使得我们在邻里间、婚姻中和工作中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引力作用让我们的生命无限靠近参照点。
——摘自 《THINKING,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