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叔本华把人生能得到的东西分为三类,他们是:
1)人的自身:亦即广义上所讲的个性,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智力及其教育。
2)人的财物:人拥有的财产和其他所有之物。
3)人的形象:一个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他所拥有的名誉、地位和名声。
在人类所拥有的这三项东西中,人的个性对人幸福的影响更为根本和彻底。幸福的源泉更多的存在于内心,而不是身外。
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首先取决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因为世界的模样,会因人理解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一个人的世界是荒芜贫瘠,无聊,浅薄,还是丰富有趣意义非凡,都取决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在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看来,趣味非凡的事儿,对于一个肤浅庸俗的凡人,看来也就只不过是平凡俗世里的俗世一桩而已。
每个人都受制于自己的意识,现实中存在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存在于他的意识中,壮观美好的事物,经由一个愚笨之人呆滞的意识所反映,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塞万提斯却能在一个完全谈不上舒适的牢房里完成了他的著作《堂吉诃德》。
没有一个人能脱离自己的个性,一个人的快乐早就已经为个性所限了,一个人精神能力的强弱对他是否能领略高级快乐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能力较弱,那么所有外在的努力都不能使他挣脱出只能领略平庸的、动物性快乐的藩篱。他所能享受到的只有感官的乐趣,闲适的家庭生活,低级的社交,以及庸俗的消遣。最高级,最丰富,最持久的乐趣,也就是精神上的快乐,他们是无法触及的。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考虑的却只有命运财产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事实上命运是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而且如果一个人内在足够丰富,就不会对命运要求太多。相比之下,蠢人永远是蠢人,笨蛋到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是笨蛋,哪怕身处天堂,被美女簇拥。
一个人的自身也就是独自一人的时候,陪伴着自己的,别人不能给予或拿走的那些素质,对它的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所拥有的财物和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独处的时候就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中,并从中获取乐趣,但一个精神空虚的愚人,即使不断的聚会,看戏,游玩、娱乐,也无法消除了令人烦恼的无聊感,一个善良、中庸、温和的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感到满足。一个贪婪、善妒 、卑鄙的人即使腰缠万贯也欲壑难填。如果一个人能享受自己优越的精神世界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会是多余的,甚至会让他感觉到烦恼和负担。
因此苏格拉底在看到市场上售卖的奢侈品时曾经说:“我不需要的东西真的是不少。”
由此看来,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的才能,就比一心追求财富明智的多。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劲头比追求精神财富高出千百倍。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许多人像蚂蚁一样辛勤的劳动,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着怎么才能增加自己的财富,他们狭窄的视野只限于挣钱,除了这个领域,他们对其他的领域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世界贫瘠荒芜,无法追求最高级的享受,亦即精神的享受。他们只能用那些稍纵即逝的,不费时间及耗费钱财的感官乐趣作为代替品。
正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自身所拥有的素质相当贫乏,所以大多数不必与贫穷做斗争的人,就会感到怏怏不乐,他们这种不快乐的状态与那些还在与贫穷作斗争的人无异。内心空虚,思想空白,精神匮乏,这所有的一切都驱使着他们不得不投入到社交中去。而社交圈子中的人往往也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聚在一起,追求短暂的享乐,从感官上的欢娱以及各种声色犬马的享乐开始,以寻求放荡无度告终。许多富家子弟,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的时间里,就将继承来的家族财产挥霍一空,这种穷奢极欲的源头不是别的,正是精神上的贫乏和空虚所造成的无聊。这样的年轻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富有,但内心却无比的贫乏。他们总是在试图从外部得到所需要的一切,利用这种外在的财富去弥补内心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