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P12
精句:
从“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养育→父母”这样倒推,我看到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逻辑的。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面临如何权衡利弊的问题,这就需要有点时间思维,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可是,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人们有时会迷茫,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只有抓住现实。
太追逐生活的表象,人就容易迷失自我。很多人走上犯罪之路,就是对人生的一种迷失。
人格缺陷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自恋。自恋型人格往往是后天养育造就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小孩天天夸“你真棒”“你真帅”“你真神”,不说别的,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当他独立走向社会,面临难题或者面对更强的对手时,往往不能接受现实。
人们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为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归因偏差”。要克服这种人性的弱点,人们就要善于反思。
感悟:
人要有时间思维,才不至于只顾眼前的表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比方说,遇到孩子的作业拖拉等等问题时,你是只顾眼前,如何让他把作业写快?还是你想要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如果只顾着眼前,逼孩子把作业完成,只是短暂的完成了作业这一个问题。长期来看孩子的学习,变得被动,越来越厌恶学习,作业就变得越来越应付了事,反而得不偿失。
如果你的思维是想培养一个自己主动热爱学习的孩子。那你就会从引导孩子的兴趣着手,你就会探究孩子的学习究竟在哪里卡住了,他需要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的帮助给到孩子,才是支持他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去学习。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就要善于反思。
遇到任何问题,首先向内归因。
向内归因,带来成长;向外归因,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