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晚老家发生了地震,我才发现今年已经连续发生了4次,且震级一次比一次高。亲友群都在发,那晚是个难眠之夜,说一点不恐慌是不可能的。
因这次地震我才知道一个新词:郯庐断裂带,百科的介绍是,位于中国东部,大致呈东北到西南向延伸,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连接了山东的郯城和安徽的庐江两地,因此得名。
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郯庐断裂带并不仅存于郯城与庐江之间,向南到湖北省长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进渤海,然后过辽东半岛,穿过东北三省去了俄罗斯。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 千米,宽几十至20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10-20度。
介绍的不少词语非常学术,例如多期构造、剪切运动、左旋逆推等,我是一个看不懂。
简单理解就是断裂带是持续在运动的板块,虽说和地震带意思不同,但断裂带也是地震活动高发区域。我老家肥东正好位于这条断裂带,今年不知什么情况,地下活动比较频繁,所以造成了接二连三的地震。
好在最新研判出来,2024年9月19日上午8时,中国地震局组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安徽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等单位专家召开震情趋势联合会商会。经分析研判,维持之前“原震区近几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的研判意见。
我有个小问题,近几日可能性不大,那之后呢?毕竟今年已经发生了4次,目前给的回答难以让人安心。
尤其农村的房子,我看老家的社区有人发的视频,屋内白墙一条裂缝自上而下延伸下来,感觉稍微再强一点就能震倒。不过貌似目前并没好的监测方法,等到地震来临前30秒才有提醒,跑也来不及,如果还是晚上。这个时候,好的建筑的意义才能体现出来。农村的建筑很多抗震级别都很低,我现在感觉老家的房子也毫无安全感。
我记得小学时,我们那突然疯传要来地震,有好一段时间我们晚上都睡在外面。村里很多人买了那种条纹的雨布,自己制成了帐篷在屋外,称为地震棚,晚上睡在里面。
我们当时几个小孩睡在伯父的小货车后面,大人就睡在一楼楼下,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或者更久。时光久远,难以记得,最后地震并未发生。
那时并不知道地震意味着什么,大概知道会地动山摇,房屋倒塌,但在农村,外面空旷,觉得只要离屋子远点就很安全。我睡在车上是感到非常的安全,因为我胆小如鼠,能和几个小孩一起睡,觉得抵消了恐惧。躲避地震的那些日子,我倒是睡得无比香甜。
对地震初次明确的感知是课文中提到的唐山大地震,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震级7.8级, 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发生的时间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中,又是在城市里,想逃都没机会逃,何况那时的监测水平还不如现在。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中我们能看到相当惨烈的场景。
记忆更深的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的时间是下午,由于震级很高,造成人员伤亡和毁坏损失巨大。当晚在新闻中还没感受很明显,次日随着更多的新闻视频,看到整个汶川县似乎被震成了废墟。而汶川又深处高原地带,救援非常困难复杂。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出来,让人觉得非常的可怕也很难过,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采访的视频即便如今看到还是让人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