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
清明时节,很容易想起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多路泥泞不好走,人们拜祭祖先寄托思念,生活不如意借酒消愁……多少都有些郁闷、愁苦的调子。然而我记忆中的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却异常明媚、欢快。
岭南的荔枝花这时候开得最盛,一团团、一簇簇的浅黄色小花布满枝头,空气里都带着甜香。我们村子里到处都是荔枝树,你甚至不用走到屋外,只需打开一扇窗,沁人心脾的花香就会钻进你的鼻孔,让你觉得仿佛喝了荔枝蜜一般舒畅、满足。我们要尝荔枝蜜,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走到低矮的枝头下,手抓一束花,伸出舌头去舔那晶莹剔透的蜜,那份甜,是伴着荔枝花的香与色一起袭来的,因而特别难忘。
清明时节最大的活动是扫墓,我们这里叫“拜山”。祖先都埋在山里,后人去拜祭,这或许就是这一叫法的来由吧?村里人拜山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先拜最大的祖先,再拜小的。拜大祖先几乎是全村人出动(除了妇女和走不动的老人、小孩),大人们扛着锄头、肩挑祭品,孩子们或跑到前头,或跟在后面,追逐玩闹,最为开心。我们走过田野、穿过树林、爬上山坡,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沿途青草疯长、野花盛开,不时看到蝴蝶和蜜蜂的身影,一切都是生机勃发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种花,一种叫清明花,一种是野生的栀子花。清明花就是野蔷薇,因为在清明时节开放,村里人也称之为清明花。这种花是粉红色的,在万绿丛中显得特别鲜艳。花朵是单瓣的,并不大,但一枝上往往开四五朵。我见了总忍不住折一支,边走边看边嗅嗅她的味儿,是淡淡的清香,却很醉人。我后来在花店里看见过很多种蔷薇,颜色各异,而且是重瓣的,花朵也大一些,但我总觉得不如我在山里见过的野蔷薇那般清新可爱、明艳动人。或许正如何其芳诗歌里的说的“开在山野里的花最香”吧?温室里的花朵固然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但骨子里却少了一些东西,比如来自大自然的一种脱俗之气。栀子花是雪白的,淡雅芬芳,那香气之浓有如茉莉。我们摘下来玩,舔一舔发现是甜的,便抢着去摘。
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