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对诗词最有意思的解读是什么,诗人张枣有一句很美的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试着想象一下,此刻你就站在树下,柔软的梅花花瓣扑簌簌地飘落,一片片拂在心尖上的那一种微痒,还有嗅着满地余香,那种轻飘飘又沉甸甸的惆怅。
起初我只觉得意境很美,但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悔”和“梅花”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直到后来有人跟我说,你看这个“梅”字,木字上面的短横看上去像梅花的花瓣,花瓣飘落之后,“木”变成了“忄”,“梅”变成了“悔”。
还有人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但又为什么觉得孤独呢,“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做孤独。
元丰七年,结束了四年谪居生活的苏轼,告别黄州,一路游访。先是畅游庐山,探访胞弟苏辙,后来又在金陵与王安石酬唱数日,还相约一同归隐,耕稼陶渔,岁暮与刘倩叔同游南山。他写下这样一首纪游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单眼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如盏。
蓼茸蒿笋是清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在某个冬日的晌午里,窗外飘着雨,我们围炉煮茶,待到茶汤雾气袅袅,色如琥珀氤氲翻腾,便伴着清晨采摘的山中野蔬,聊聊过去的欢乐和怅惘。
可林清玄说这样还不够,因为下了南山之后,苏轼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递交辞呈告老还乡。所以在他看来,苏轼的清欢不是一种现在时的状态,告诉你我当下很快乐很享受,而是一种既跨越过去也涵括未来的人生况味,与繁华和喧闹相对,与欲望和纷争相对,有斩断盛名和抱负的果决,也有拥抱安宁和淡泊的勇气。
仿佛苏轼就站在眼前,他大袖一挥,拍着胸脯对你说,酸甜苦辣都尝尽,不如山谷野菜香,对此林清玄是这样说的,他说“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高贵的价值,或者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比提笼遛鸟更感动,再或者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嚣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什么是清欢,这些就是清欢。”
我们总说一首诗很美很浪漫,又总在纠结它美在哪里,浪漫在哪里,其实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的起承转合,去触碰那些原本与你无关的心情和故事,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媲美时间的万千风景。
如果诗词是月亮,那我们就是在底下赏月的人,同样的阴晴圆缺,看到它的人往往各怀各的期盼,各有各的悲喜,也许写者本无意,看者偏有心。最浪漫的从来都不是诗本身,而是那些解读诗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