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回想两年前的自己,作为一个第一次接班的班主任,作为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是一张白纸的我,面对着一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我这个新教师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了。如今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里,我尝遍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
特别是对于那些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我真是绞尽了脑汁。尤其是我们班的任燚同学,更是让我头疼。
我们之间的故事得从一年级开始说起。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任燚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头脑反应很快,但是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他身上的小毛病真的太多了。 上课的时候,我从没见他看过我,每次叫他读课文,他都会找不到地方。他的字迹总是那么凌乱,错别字多得让你数也数不清。课下他总是会把自己的小手弄得脏兮兮的,站队的时候总是东摇西晃,有时还会站到班级外面,也不会看看有没有对齐。在课堂上或是过道里,他经常因为说话、疯跑被老师批评。在他身上我下了很多功夫,批评教育,给他辅导,可是他就是他,不曾改变。
到了二年级,孩子长大了,脾气也大了,越来越淘气,每天脏兮兮的,每次评批他,如果我的态度比较强硬一点,他就会很不服气,用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而且满嘴的理由。如果我心平气和的跟他讲道理,他的认错态度会稍微好一些,但是每次都管不到一天。
三年级,越发厉害了,经常对同学动手动脚,甚至有一次差点就要对我动手了。那天正好是午睡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睡着了,而他一直静不下来,一会玩下杯子,一会翻翻书包,发出一些声音来。在我提醒了他好几次后,他居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爬到了别的地方,我瞪了他一眼,连忙回到了座位上,没过几分钟,他又藏到桌子下面去了,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准备把他拉到办公室去睡,免得影响到其他的同学,结果他居然抱着桌子不让我拉,我就更生气了,于是我连拖带拽把他拉到了教室外面。他当时双手握拳,脚一前一后,整个身体微微前倾,好像随时准备好要打我的架势,但是不管我的语气有多重,他到最后都没有对我动手,我心里还是有一点欣慰。事后仔细想想,我当时对任燚的态度也有些欠妥,如果我再多一点耐心,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第二天我抽空在办公室和任燚又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他为自己昨天的行为向我道了歉,同时也表示自己愿意慢慢去改正,并让我监督他改掉坏习惯,我鼓励了他,也表示我相信他能够说到做到。我一直都相信这个孩子的本质是不坏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找自己的存在感。
后面两三天他表现得很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真早读、认真上课、认真午睡,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少。借此机会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由他担任班上的安全委员,其实我更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他去做一些危险的游戏,实行之后效果还挺好的。从那以后他的坏毛病一点点在减少,责任心越来越强,但是课堂上偶尔还是会走神。我就经常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他工作干得好,然后就教育他,作为班级干部一定要给同学们做个好榜样,最重要的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习成绩肯定不能落后,否则其他同学会不服气,管理起来也很困难。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慢慢的上课能认真听讲了,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了,成绩也一点点的在提升。虽然小毛病还是有,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他一定会脱胎换骨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改正错误。虽然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需要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教师能够以爱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