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
(南宋将领岳飞麾下的军队)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汉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子孙。
大军组成
岳家军的十多万大军又由12支大军组成:
1、背嵬军:
背嵬军是岳家军主力中的主力。在南宋初年的各路驻屯大军中,唯有
岳家军
岳家军和韩家军有背嵬军的编制。“背嵬军”这个名称最先被韩家军使用。韩世忠在绍兴二年(1132)设立背嵬军作为自己的亲军。岳家军背嵬军的编制是仿照韩家军编制而来。
“背嵬”一词是党项西夏语的音译,也有的史籍上写成“背峞”。“峞”有酒瓶之意,大将的酒瓶必然是由亲信士卒背负,因此,背嵬军便引申为大将的亲军之意。背嵬士卒的选拔是极其严格的:军中进行军士技能比武的时候,将胜出的士卒登记在册。一旦旗头和押队一类的低级军官阵亡,则迅速以这些优秀士兵补充进去。这些被登记了的勇卒之间也会经过多次选拔并决出优胜者来,一旦各级将官有伤亡需要补缺,则再从这些优胜者中进行选拔。这些人都有可能进入背嵬军。但凡进入背嵬军编制的士卒便享受到与岳家军各级统制相同的尊重,犒赏也异常丰厚。
因此,这支背嵬军颇具有战斗力,每每战事胶着之时,岳家军必定投入背嵬军打开局面,每仗必胜。所以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背嵬军往往被用作为突击队或敢死队使用。
背嵬军战斗力强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背嵬军中编有8000人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我们都知道南宋初年战马紧张,南宋各支驻屯大军并不能组建有效的骑兵部队与北方敌人做野战拼杀。前文我们交待过岳飞大军在剿灭曹成时得到过广西经略安抚司战马的支持,但是战马紧缺仍旧是阻扰岳飞组建骑兵集团的最主要问题。
岳飞利用与金齐联军交战的机会,获得大量战马并组建了南宋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马军。岳飞也成为南宋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大规模以骑兵发起集团野战的将领。背嵬军八千骑兵的意义便在于此。
当然,八千骑兵之外,背嵬军还有步兵。因此,步兵骑兵相加,背嵬军大约有兵员一万五六千,甚至更多。
背嵬军作为岳飞亲军通常由岳飞直接指挥。但是,在不同时期,背嵬军也有专门的统制官,限于史料的局限,我们无法得知各个时期背嵬军的统制分别是何人。岳飞冤杀前后,背嵬军统制是傅选。
2、前军:
前军统制张宪是岳家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追随岳飞多年。在绍兴五年镇压杨幺结束以后,他成为岳飞的左右手。他也是岳飞冤案中最先遇害的两名将领之一。另一位是岳飞长子岳云。
前军副统制王俊。按照秦桧意图诬告岳飞的第一人,便是王俊。王俊在军中颇无人缘,从并入岳家军之后便没多少战功,因而无法因功升迁,但是王俊很会打小报告。岳家军中,王俊是难得一大恶人。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前军统制的张宪对王俊很是不满,两者关系不好。王俊在诬告岳飞之时,也将张宪顺手捎带上了。
3、右军:
右军是岳家军组建比较早的部队。右军的前身是岳飞在江淮宣抚司任统制之时,他的战友扈成所统辖的旧部。岳飞、刘经南下广德军后,扈成与他们分道扬镳而最终被戚方杀害。扈成手下统领庞荣在岳家军驻屯宜兴时期归入了岳家军的战斗序列。庞荣担任右军统制。
4、中军:
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王贵与张宪一样,加入岳家军时间较早。钱彩在《说岳全传》中介绍王贵是岳飞儿时的伙伴,也是岳飞恩人王员外的孩子。这都是与历史不太符合的。王贵与张宪一样,成为岳飞的左膀右臂。他的级别较高于张宪。岳飞遇难时,王贵被秦桧抓住把柄,只有参与到秦桧集团中来。郝晸与王俊同一时期并入岳家军,都是岳家军中最不坚定者。郝晸为人嗜杀,颇好财。岳飞遇难之后,朝廷调换了包括王贵在内的大多数统制,唯有王俊、郝晸、傅选等人没有变动。这也说明了郝晸为人如何。
5、左军:左军统制牛皋。牛皋颇好饮酒,或有酗酒之嫌。牛皋也是战功卓著的将领,这在前文也做过介绍。他本人身有污点,因为短暂投靠过伪齐。
6、后军:后军统制王经。
7、踏白军:“踏白”在宋语中表示侦察之意。大军以“踏白”命名只是取其名称,而并不取其本意。踏白军统制董先。董先与牛皋一样,都是绍兴三年北伐的推动者,兵败后并入岳家军。
8、选锋军:统制李道,副统制胡清。选锋军也是采用了比较好听的名字“选锋”。下面的胜捷军和破敌军也是同一用法。
9、胜捷军:统制赵秉渊。赵秉渊是前辽将,后与岳飞在洪州饮酒斗殴,差点被岳飞打死。尽管赵秉渊要求调出岳家军。可岳飞最终以自己的大度包容了赵秉渊,赵秉渊成为岳家军统制之一,也曾为岳飞第四次北伐镇守淮宁府的干将。
10、破敌军:统制李山。
11、游奕军:统制姚政。绍兴十一年犹武纠继任。
12、水军:水军是岳飞在平定杨幺以后而建立的新军种。岳家军水军被命名为“横江军”,建立之后,横江军便一直是南宋沿江驻屯大军水军之冠。岳家军水军规模庞大,其以鄂州沿江对面的汉阳为水军驻屯之地,汉阳军军成的三分之一都被水寨占据。我们也可以想见岳家军水军规模的庞大。横江军有一小部分后被岳飞以礼物送给韩世忠和张俊以结好两位大将,因此人数有所减少。
随着大军的扩充,岳家军大军原先只有十将的编制已经完全不敷使用。因此,朝廷将岳家军军官将级官员编制扩充到了三十将。将是宋时期武官名称,“各支大军都有军、将、部、队等编制单位。军一级的统兵官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名目。此外,还有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他们或者当统制的助手,或者在统制之下分统军马。将一级的统兵官有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名目,总称“将官”。将官之下,有训练官、部将、队将、队官等”。因此,岳家军拥有八十四将。可谓规模庞大。随着兵员的增减,每将从刚开始统军3300人开始,逐渐下降到了每将统军1200人(绍兴九年)。
人员组成
大军规模扩充之后,给岳飞对这支大军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如果我们仔细回忆大军扩军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这支大军的人员组成大多是这么几类人:
跟随岳飞从北方来到江南的前东京留守司的士卒。但是这些老班底人数不足两千,而且长期战争中真正存活下来的就更少了;
军贼战败而并与岳家军者;
各地官军而陆续被岳飞归并者;
游寇战败而被岳家军俘虏者;
后三方面则构成了岳家军大军的主要组成。比如,杨幺战败后,岳飞精选了杨幺步卒并入本军。这使得岳飞大军扩充到10万人以上,杨幺并入岳家军有五六万人之众,远超过岳家军在剿灭杨幺前的大军数。
创立背景
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斗争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渐锻炼出几支抗金大军,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沂中的杨家军,刘光世的刘家军等,尤其是岳飞所部岳家军,骁勇善战,纪律严明,控扼荆襄战略要地,成为南宋朝廷立国江南的屏障,在抗金斗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包容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武装集团。
创始人
岳家军的创始人是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
岳飞像
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奸臣秦桧以“莫须有”(可能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今杭州)风波亭中被赐死。另有说法一为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二为“赐毒酒”而死或被吊死,时年三十九岁。而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古中国民族英雄汉人岳飞忠心报国的心神,征讨女真的事迹深受中国汉族人民的敬佩。留有《岳武穆集》。存词3首。中国民族英雄汉人岳飞的“岳家军”在征伐的女真人的战场上无一败绩。女真人恐惧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名字由来
编辑
岳家军以朝廷拨隶为主,加上牛皋、董先等归正(曾在金或伪齐任职,后归宋)将卒,后陆续收编杨幺等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
岳家军
岳家军是当时习惯的说法,并非官方名称。南宋时起义军蜂拥而起,有很多都投靠了岳飞(岳飞虽然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在民间威望很高,否则就不会直到今天知名度还这么高了)。然后那些归顺岳飞的农民军队就自称为岳家军,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而且岳飞武功高强,在金兵中也颇有名声。
所以岳家军只是口头的称呼,并不是一个编制。在正式的场合是不会出现的。不过当时习惯以统帅的姓氏来称呼某军,比如张俊部可称为“张家军”,韩世忠部被称为“韩家军”等。有人误以为“岳家军”名称具有私军性质,是导致岳飞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望文生义。
岳飞是南宋时期抗击金国进犯的名将。他师承周侗和陈广,从小家境贫苦,边做佣工边刻苦读书,熟练师傅的十八般兵器,特别爱读兵法,常与师傅研究排兵布阵之法,20岁时参加了军队,后来很快成长为一方统帅。
岳飞一心想收复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大地,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又关心爱护士兵。他领导的岳家军作战十分勇猛,从没打过败仗。岳家军采用兵车战法演化而来的战法打击了金军重装骑兵。宋军重铠手持大型盾牌的防御性士兵保护其它步兵兵种,弓弩在300米时先由一弩手试射,如果能打到敌骑兵阵内,则弩手齐射;在200米时弓手试射成功,则弓手齐射.敌军骑兵进入宋军阵中,持超长勾枪的宋军勾取金军铁骑的马足,使整个金军马阵崩溃。岳飞用此战法,十年中把“无人可敌” 的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使岳家军仅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两万人的代价,杀死金兵约十五万人,伤不少于五万。“兀术大恸”的可以看出女真人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
军队来源
岳飞
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投军,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 )独立成军,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以北抗金。因此组成岳家军的基础是河北人,“后护军者,本岳飞所将河北部曲”。岳家军中的一些重要将领,也是同时与岳飞参加抗金斗争的,他们成为岳家军的原从将领。
南宋初年社会动荡,政局扰攘,溃兵盗匪遍野。朝廷无力控制各支军事武装,兵将骄悍难制,“诸军动则溃,溃则盗,盗则招,招则官,反复循环,无有穷已”。各武装集团溃散、火并之事常有发生,分合无定势。岳飞素以治军纪律严明著称,他的军队一直比较稳定,许多溃散武装集团纷纷投靠岳家军,成为岳家军中的招降将领,使其队伍不断壮大。
岳家军兵强将强,成为朝廷的一支王牌劲旅,只要边防军情紧急或内地寇盗充斥,必调岳家军应付战事,并拨隶一部分当地军队归岳飞指挥。高宗甚至有时心血来潮,诏岳飞“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有些将领战事结束仍回归本司,但有相当部分兵将则因之编隶岳家军中,成为岳家军中的拨隶将领,从而也壮大了岳家军。
1135年(绍兴五年),岳家军的规模从三万多人的规模增加到十万人左右的规模。这是因为杨幺军的壮丁五、六万人大都编入岳家军,再加上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八千五百多人),和此后增拨的统领丘赟所部(近一千五百人);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约一万多人);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几千蔡州兵。岳家军以后也大体维持十万左右的数量直到岳飞被女真酋长金兀术、哈迷蚩和汉奸的秦桧所害。
岳家军至少有十二统制“军”:1.背嵬军;2.前军;3.右军;4.中军;5.左军;6.后军;7.游奕军;8.踏白军;9.选锋军;10.胜捷军;11.破敌军;12.水军。其中背嵬军是绝对主力,名字学自韩世忠的同名统制军;游奕是巡回的意思;踏白是武装侦察的意思;其它军名都是增长士气的军号。据绍兴九年(1139年)统计,这十二军共有22名统制、5名统领和252名将官分别率领,其中有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84名。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岳飞不在时可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此五人是岳家军的中坚人物。
主要战役
建炎三年(1129年),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 ,并于清水亭等战大败金兵,一举收复建康 ,又追击金兀术四战四胜。
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伪齐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
五年(1135年)夏,宋廷疑杨幺勾结伪齐图谋南宋,岳飞受命击破杨幺军,彻底消除内患。
六年(1136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 ,举兵奇袭刘豫军 ,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
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诸战中击败金军主力。
主要将领
原从将领
王贵,相州汤阴人,从岳飞起兵。建炎四年(1130)战宜兴,败郭吉;绍兴元年(1131)随岳飞平定虔州盗贼;绍兴二年(1132)随岳飞进军郴州、桂阳监讨曹成;绍兴三年(1133)在袁州击败高聚、张成,杀获甚众。绍兴四年(1134)从岳飞战汉上,收复襄阳、邓州;绍兴六年(1136)率兵收复伪齐卢氏县、唐州、直逼蔡州。绍兴十年(1140)从岳飞北伐,克复郑州、西京洛阳,在顺昌大败金兀术。累官承宣使,提举岳家军一行事务,中军统制。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家军归隶枢
张宪塑像
密院,任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绍兴十二年(1142)引疾辞职,改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福建路副总管等闲职。
张宪,从微随岳飞征战,是岳飞最心爱和倚重的将领,任岳家军同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绍兴二年(1132)随岳飞在郴州破曹成,与王贵、徐庆招降曹成降卒 2 万,在沅州擒获曹成部将郝政。绍兴四年(1134)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张宪率本部攻克随州,又与董先、王万等收复邓州。绍兴十年(1140)金人败盟,张宪与金兵战颖昌、陈州、克复其城,与兀术主力战临颖县,破其众 6000 ,兀术夜遁,中原大震。绍兴十一年(1141)被诬谋反,下狱遇害,后赠宁远军承宣使。
岳云,岳飞前妻刘氏之子,12 岁从张宪征战,军中呼为赢官人。岳家军南征北伐,岳云每战必从,手握两柄铁椎,重 80 斤,往往先诸将登城,数立奇功,岳飞隐而不报。绍兴四年(1134)随张宪攻随州、破邓州、平长河,功在第一,岳飞不上奏。后铨曹辨功,迁武翼郎。绍兴五年(1135)平杨幺,功又第一,都督张浚得知其事,奏上迁资,岳飞又不受。绍兴十年(1140)岳家军北伐,岳云率背嵬军战颖昌,身受百余创,甲裳尽赤,以功迁忠州防御使,带御器械。绍兴十一年(1141)与张宪同时被诬遇害 ,年仅 23 岁,后赠安远军承宣使。
徐庆,相州汤阴人,从岳飞起兵,为岳家军重要领将。绍兴元年(1131)平定白波寨叛兵姚达、饶青。绍兴二年(1132)与张宪、王贵讨曹成,降其众 2 万。绍兴三年(1133)从岳飞平
岳云画像
虔、吉盗贼,率本部讨彭友,又赴袁州击高聚。绍兴四年(1134)参加收复襄阳六郡战役,与牛皋等攻克随州,斩守将王嵩,又与牛皋战庐州,击败金伪联军。绍兴十年(1140)随岳飞北伐,克淮宁府,与张宪取得临颖大捷。累官防御使、岳家军统制。
姚政,相州汤阴人,从岳飞起兵,建炎四年(1130)与岳飞杀建康留守司叛逃统制刘经,并有其军。绍兴三年(1133)任岳家军正将,屡战有功。绍兴九年(1139)任岳家军游奕军统制。绍兴十年(1140)岳家军北伐,与张宪赶顺昌援刘琦,战临颖获捷。绍兴十一年(1141)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寇成,岳家军马军统制。绍兴六年(1136)与金人战虢州,抚定商、虢等京西属县。绍兴十年(1140)金人南侵,攻占临颖县;寇成与李山、徐庆、傅选随张宪在临颖东北与金人交战,取得临颖大捷。十一月金人进犯铁岭关,寇成设伏于横涧,突然出击,大获全胜。后因违犯军律,被岳飞撤职。
王经,岳家军后军统制。绍兴二年(1132)五月,岳飞与曹成战莫邪关,岳家军第五将韩顺夫与曹成将杨再兴作战失利。正值王经率本部军卒运粮到此,与前军统制张宪合击,大败曹成军,活擒杨再兴。绍兴三年(1133)随岳家军赴饶阳与张俊会师,官至正任团练使。 [1]
招降将领
傅庆,卫州窑户,原为杜充建康留守司统制戚方部属,建炎三年(1129)戚方叛逃,岳飞招抚其部众,傅庆率军归降岳飞,授岳家军前军统制。建炎四年(1130)与王贵战宜兴,大败郭吉;又随岳飞大败叛将戚方。傅庆勇敢善战,屡立功勋,但生性功自傲,屡次向岳飞勒索财物,不喜岳飞治军严格,曾谋投刘光世军,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为岳飞所杀。
庞荣,原隶建康留守司为统领。建炎四年(1130),叛将戚方杀留守司统制扈成,庞荣率众赴宜兴投岳飞,被岳飞任命为右军统制。绍兴三年(1130)随岳飞平定虔州盗贼,庞荣带兵攻打贼寨。绍兴十年(1140)随岳飞北伐,岳家军从郾城班师,庞荣率部屯驻德安府,防遏韩常、李成南侵。宣抚司罢,改任御前诸军统制。
杨再兴,原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1132)随曹成与岳飞战莫邪关,杀岳飞之弟岳翻和第五将将官韩顺夫,后为张宪所擒,归附岳飞。绍兴六年(1136)随岳飞征战,率所部收复长水县及西京险要之地,直逼蔡州,中原响应。绍兴十年(1140)郾城之战,单骑入阵擒兀术,兀术仅以身免。与金人战临颖县,率300骑开路军与金军主力猝遇,战于小商桥,杀敌2000余人,斩万户撒八李董及千户数人,因寡不敌众战死。
梁兴,原为河北太行山忠义社首领,屡次与金兵作战,杀敌头目300 余人。绍兴六年(1136)正月,梁兴率百余人渡河归岳飞,被任命为湖北、京西宣抚司忠义军统制。绍兴十年(1140)七月,梁兴会同赵云、李进等渡河,破金兵于绛州垣曲县,又捷于沁水县,收复济源、翼城县;会合乔握坚克复赵州,岳飞班师后,梁兴仍留在河北抗金,收复怀、卫二州。绍兴十一年(1141)返回南宋,官至亲卫大夫、忠州刺史,任鄂州御前选锋军同统制。
孟邦杰,原为刘豫政权辖下权河南府尹,绍兴八年(1138)率众归降岳飞。绍兴十年(1140)七月岳飞北伐,遣孟邦杰经略西京、汝、郑、陈、光、蔡诸州,以为应援。孟帮杰统制忠义军马收复南城军,杀金兵 3000 余人,夺得器械无数,又乘胜收复永安军,功劳显著。
胡清,原刘豫伪齐政权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马军统制。绍兴八年(1138 年),胡清率十余将归附南宋,宋廷诏胡清等隶岳家军,任选锋军副统制。绍兴十年(1140 年)金兀术、韩常攻颖昌府,胡清与董先率所部守城,后与岳云里应外合,夹击金兵,杀其统军夏金吾、擒千户等 70 人,杀死金兵 5000 人,兀术遁走。
拨隶将领
傅选,原为江西制置大使司统制官,绍兴三年(1133)拔隶岳飞,任岳家军统制。绍兴三年(1133)正月,与徐庆往筠州平定叛兵李宗亮、张式部,歼其军。绍兴五年(1135)从岳飞平杨幺,屡败杨幺水军。绍兴六年(1136),金兀术联合伪齐刘麟大举南侵,傅选与王贵、董先将兵2万在唐州拒敌,夺马 5000 匹,降敌 3000 人,擒获敌将数人。绍兴十一年(1141)荆湖宣抚司罢,改任鄂州御前背嵬军同统制。
牛皋,汝州鲁山人,先隶京西制置使翟兴为射士,后隶东京留守杜充,以功迁荣州
牛皋塑像
刺史、留守司中军统领。累迁果州团练使、和州防御使、安州观察使,除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李成南侵,牛皋失镇,宋廷诏隶岳飞。任岳家军中部统领,绍兴四年(1134)破随州,复襄阳,又与金人战庐州,皆获胜捷。绍兴五年(1135)平杨幺,除武泰军承宣使,升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绍兴十年(1140)岳家军北伐,牛皋出兵沛、许,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绍兴十一年(1141)宣抚司罢,改任枢密行府提举一行事务、鄂州御前左军统制。绍兴十七年(1147),被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田师中毒害。
李道,相州汤阴人,早年从宗泽抗金,泽死隶襄阳镇抚使桑仲,任副都统制、知随州。累官武义郎、合门宣赞舍人.武义大夫,迁荣州团练使,授邓随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李成南侵,李道移军江州,诏隶岳家军,任选锋军统制。绍兴四年(1134)随岳飞北复六郡,克唐州、襄阳诸郡,积官复州防御使、果州观察使。绍兴十一年(1141)加中侍大夫、武胜军承宣使,鄂州御前诸军统制。绍兴三十二年(1162) 与金人战光化军,以外戚功拜庆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进封楚王。
董先,河南洛阳人,建炎中从京西制置使翟兴抗金,权任商虢镇抚使,后伪降刘豫,旋归南宋。绍兴三年(1133)因李成南侵失镇,诏隶岳飞军,任踏白军统制。绍兴四年(1134)攻京西,克邓州;绍兴六年(1136)与王贵取卢氏县,战唐州、蔡州,皆大捷。绍兴十年(1140)随岳飞北伐,从牛皋、傅选等战汉上,以功除正任承宣使;与王贵、岳云战颖昌,再克金兵。绍兴十一年(1141)宣抚司罢,先后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侍卫亲军步军统制等职,绍兴二十六年(1156)卒。
赵秉渊,原为江南西路兵号钤辖,屯兵洪州。绍兴元年(1131)岳飞移军洪州平盗,乘醉殴击赵秉渊,几乎毙命。绍兴三年(1133)岳飞奏乞为制置司属官,任胜捷军统制。绍兴五年(1135)随岳飞平杨幺。绍兴十年(1140)从岳飞北伐,闰六月张宪克陈州,命赵秉渊权知军州事。绍兴十一年(1141)后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李山,原为江西安抚大使司统制官,绍兴三年(1133)岳飞除江西沿江制置使,奏乞李山军归隶,任为破敌军统制。李山等归岳飞后,岳家军始初具规模。绍兴十年(1140)金人败盟,李山与张宪出兵临颖东北,破金兵 6000 。绍兴十一年(1141)伪齐将李成侵庐州,李山与牛皋、徐庆救援,配
将领杨怀
合刘铺大败李成部将孔彦舟。宣抚司罢,任鄂州御前破敌军统制。
郝晸,原为湖南安抚司统制官,从荆南制置使王(王燮)讨湘寇,不禀号令。绍兴五年(1135)岳飞赴湖湘平杨幺,诏令拨隶岳家军,任中军副统制。绍兴六年(1136)与王贵、董先攻卢氏县,克之;又与伪齐西京留守司统制郭德等战邓州,生擒郭德,招降 1000 余人,获马 500 匹。绍兴十年(1140)六月随岳飞北伐,率所部赴京西援李兴,收复西京。
王俊,原为东平府雄威将,以告讦补本营副都头。靖康元年(1126)与金人战汴京,以功补成忠郎。绍兴五年(1135)任湖南安抚司统制官,从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王(王燮)讨杨幺无功。岳飞平湖湘,宋廷诏王俊隶岳家军,任前军副统制。此后数年无功不迁官。绍兴十一年(1141)希朝廷旨意,诬告主将张宪谋反,是制造岳飞冤案的主要帮凶,以此升正任观察使。
李兴,原为河南府兵马钤辖,知河南府。绍兴十年(1140)伪齐将李成南侵,李兴率军抵抗,后撤至永宁白马山。岳飞奏乞李兴归隶岳家军,朝廷诏允,岳飞差李兴兼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岳家军北伐,李兴率所部战河南府,又战永宁军,皆获胜捷。
军队幕僚
孙革,原为岳家军将领,绍兴四年(1134)因岳飞奏请,以承信郎、神武
相关书籍
后军准备差遣迁右承务郎、签书襄阳府判官厅公。事后换文资左朝散郎,任岳家军干办公事。绍兴十一年(1141)宣抚司罢,奉祠居行在,后出为兴化军通判,被诬为岳飞书写咨目通书张宪谋反,除名勒停,送寻州编管。
黄纵,北宋末年进士,补从事郎。绍兴初上所著兵论,为岳飞所赏识。绍兴五年(1135)岳飞讨杨幺,辟为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赴杨钦水寨抚谕,说降杨钦,以功授昌州文学。绍兴七年(1137)提出北伐计划,联络河北,平定中原。岳飞被害后,黄纵受到牵连,屏归田里。
于鹏,原为岳家军将领。绍兴四年(1134)从岳飞战汉上,以功迁武显大夫。绍兴六年(1136) 因岳飞奏请,权知邓州,迁武功大夫、辰州刺史,兼合门宣赞舍人。绍兴八年(1138)用岳飞奏乞换文资右朝散大夫,任岳家军干办公事。绍兴十一年(1141)以右朝议大夫、直秘阁除广西路安抚司参议官,被王俊诬告替岳飞通书张宪军中谋反,除名送万安军编管。
胡闳休,开封人,北宋宣和初年为太学生,著兵书二卷。靖康初应试兵科,中优等,补承信郎。金兵围攻汴京,胡闳休分地而守;二帝北迁,从辛道宗勤王。宋室南渡,胡闳休以忠义进二官。湖湘盗起,著《致寇》、《御寇》二篇,主招讨并用,被岳飞辟为招讨司主管机宜文字,以平杨幺功进成忠郎。岳飞被诬,胡闳休杜门佯疾 10 年卒。
将领王贵
李若虚,湖北京西路宣抚司参议官。绍兴六年(1136)因岳飞奏请,除提举京西南路常平、茶盐司公事,兼权转运、提刑司公事。绍兴七年(1137)因台谏言罢监司,仍为岳飞宣抚司参议官。绍兴十年(1140)岳家军北伐,高宗派李若虚赴岳飞军前议事,于德安府见岳飞,谕上旨班师,岳飞不从。李若虚甘愿独当矫诏之罪,支持岳飞北伐,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绍兴十一年(1141)改任司农卿,随即出知宣州。岳飞死后受到牵连,绍兴十二年(1142)落秘合修撰,勒停官职,送徽州编管。
薛弼,温州永嘉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任杭州教授,监左藏东库。与李纲议守京城,迁光禄寺丞,改湖南转运判官。岳飞讨杨幺,薛弼建议造木筏断其水路,以草塞其上流,破杨幺水军之所长,湖湘底定,以功迁直秘阁。绍兴六年(1136),由直徽猷阁、知荆南府除任湖北、京西宣抚司参议官。绍兴七年(1137)岳飞离军,安抚岳家军,赴庐山促岳飞复职。绍兴八年(1138)三月除户部侍郎,离开岳家军。岳飞之狱即兴,薛粥因与秦桧有旧,未受株连。后经略福州,知广州,擢敷文阁待制卒。
朱芾,古文殿修撰,湖北京西路宣抚司参谋官。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充敷文阁待制,出知镇江府。绍兴十二年(1142),右谏议大夫罗汝楫论朱芾任参谋官而不能阻止主帅岳飞之异谋,落职罢郡,责授左朝奉郎,军器少监,邵武军居住。
张节夫,河朔安阳人,豪迈尚气节。绍兴元年(1131)任湖东安抚司钱粮官,剧盗曹成侵扰湖东,安抚使向子湮遣张节夫去曹成营议事,节夫遁去。后为岳飞幕客,积功左宣教郎。绍兴九年(1139)金朝归还南宋河南地,朝廷与金议和,岳飞命张节夫撰文,指陈议和不可恃,愿率军收复中原。绍兴十一年(1141)宣抚司罢,奉词居行在,以台谏论,出为南剑州通判。绍兴十二年(1142) 勒停官职,送邻州编管。
后世评价
岳家军的建立,从1130年初杜充叛变投金起开始算起,转战于建康(现南京)一带、淮东(现江苏西部、安徽东部)、灭曹成、灭杨幺、收拾李横的残局恢复襄汉六郡,终于在1135年在湖北襄汉六郡固定驻扎下来。1140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组织,其骑兵击败了黑水靺鞨——女真的骑兵。岳飞的战略领导能力非常出色,可能是历史上汉人中首屈一指的,汉人中能与之相媲美的,只有后世明代戚继光的戚家军和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所率领的辽东铁骑。秦军、汉军虽强,但缺乏一个像岳飞一样的奠基人,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功劳很难归到一个像岳飞这样明显的人的头上。东晋的北府兵、李世民的唐军,其战力到几十年后都不行了。
(1958年)有次中央几位领导人闲聊,贺龙曾发感慨:“都说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我就见不得英雄落难,尤其见不得岳飞遇难,一见就担忧,就落泪。”毛泽东说:“我也是看三国掉眼泪的人。听见风波亭,心里就难受。可是后来我还发现,人这一生经多大难,办多大事。英雄一死就出了名。岳飞被杀,就家喻户晓并且流芳千古了。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传下来,他要是没流血,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龙困》第84页)
“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有片面性
(1963年)2月15日,罗瑞卿在陪同毛泽东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时当面向毛汇报了张国华讲的在中印边界反击作战的主要经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说:“是呀,过去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因为它缺了一面,好像文官不要钱,但是可以怕死,武将不怕死,却可以要钱。我们解放军则是文官既不要钱,也不怕死,武官既不怕死,也不要钱,这样岂不更好,天下岂不更太平!岳飞还有两句话:饿死不抢掠,冻死不拆屋。就是饿死也不能抢劫,冻死也不能拆房子烤火。看起来,岳飞治军是有他的一套的。所以那时金兀术不怕别的,只怕岳家军。他说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到这里,
毛泽东加重了语气:“撼山易,撼解放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