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在第四章建议和格言部分分节虽然很碎,但内容处处是精华,总结和归纳出了很多我没法提炼或者拎出来的体悟!无法还原全貌,采撷部分我喜欢且深有感触的记录下来。
1.外部与内在事务的处理
“正如忙于外在的生活会打扰我们从事的研究,夺走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宁静和专注,同样,持续从事精神活动会或多或少地削弱我们应付嘈杂、繁忙的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当情势需要我们着力操持某些实际事情的时候,暂时完全中断精神活动会有好处。”
2.独处与社交
叔本华认为,独处虽不是人的自然天性,但是精神卓越之人成为自己、平静生活与发现的关键。完全与世隔绝的独处未免偏激,叔本华也提出一种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孤独的“独处”,值得借鉴: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聪明人在取暖的时候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之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抱怨说火苗是灼人的。”
他也明确写到独处的不好之处,让我对于自己曾有的反应更安心了一些。“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话语,甚至别人的表情、眼神,都会使我们内心不安、受伤和痛苦。”
3.生命在于运动
叔本华说,不仅生理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内在精神生活也需要永远从事活动。
他提出一种双重的生活,让我很有感触。在有禀赋优异一些人看来,人生世间的普遍的物质的东西,都蕴藏着一些素材。所以,他们过着双重的生活,一重用于应付日常的关系,另一重则要客观把握事物。他们既是看客,又是演员。
以及,“持久的享受和完全的满足所带来的停滞和静态,会让人无法忍受。排除障碍和困难可以让人充分享受到人的存在的乐趣。” 我就是闲不住的一个人,我太明白我自己只有规律生活,学习和攻克新东西,才能不断拥有真正属于我的长乐趣。
4.造作
“造作是我们对自己的某种自我谴责和贬低,因为我们试图显示出一副我们并不是、但认为比真实的自己更好的样子。” 是啊,多一些真实好,否则可能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