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场地搬迁后,挑战不断。首要问题是我们面临极大的资金挑战,虽然场地看上去更高大尚了,比之前有了很大的便利性和功能性,然而由于高额的装修费、水电费、场租成本、人力成本,再加上资助我们的国外基金会撤离中国,筹资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各方权衡后,我们不得不召开了家长会通知下学期“学费上调”事宜。
学费上调后,家长们陆续开始自己的行动:10名家长对我们的领导进行了“围攻”,质问我们为什么涨学费,而且涨的不合理;8名家长们去其他机构咨询准备给孩子换学校;还有班级群里每天沸腾的家长们用着让我们极其回答的语句质问;更有家长私下建小群,号召在班家长集体去残联上告……这一切都是在我们的领导预测之内的,她很清楚学费调整后家长们反映会大。她也快速的开始了行动:召开全体员工会议,为我们吃了定心丸——面对家长们提出涨学费事宜,大家不能爱心泛滥,一一回应,大家的职责是做好教学,教好学生,可以让家长直接找领导或者找主管解决;围攻她的家长们也让她说服参与到中心的99公益日筹款项目中来,大家一起筹集下学期的学费;招生部门提前做好下学期新生招募工作;闲空的场地可找同行机构租赁,费用低廉,让它发挥价值,弥补资金的空缺。
学费的调整,我会看到领导在面对家长、员工的时候,有很多次哽咽,流下泪水。就如她所说:“我是一名家长,能够理解家长的困难;我也是一个机构的负责人,面对老师们因工资低而流失,我得为40名老师、60名学生负责呀,我们得先生存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作为一路陪伴中心走过的员工们,很理解张老师的感受,也很感恩她带领大家一路走过很多艰辛。因此,大家各自坚守着。
今年5月1日搬迁至新址中,领导和我们一起搬家、整理,几乎每天坐班,没有了休息日。对于一位7年多没有全日制坐班,近50岁的她,还要带着一名21岁的自闭症儿子一起上班,是很大的挑战。
新址的成本比之前贵了近3倍,再加上装修工程上每天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厕所漏水、东西坏了、安全隐患等等,无不让她操心和焦虑的。看着憔悴的她我们也真为她捏把汗。
以上面临的事情也是做为一家民间组织的共性问题。就如领导在家长会提到,之前我们在默默的做事,把原本家长和国家要承担的责任都让一个机构承担了。学费收入只占60%,而40%是要靠社会捐赠的,我们在极力降低成本。现在,场租、人力成本的上调,不得已让我们将原本家长们要承担的责任还给他们。于是,这样的举措让我们近期背负上了家长们的骂名,我们不得已开始了拜访各级领导,向他们一一汇报工作,再次澄清我们的账务是公开透明的,我们也生存。但是我们也承诺,作为一个资历比较久的机构,我们不可能不帮助家长。于是,在围堵领导的那天,我们说服大家成立了“家委会”一起呼吁国家对特殊孩子的关注。
有时想想,我们领导人驾驶的这只船,驾驶者走的太快了,而我们却不清楚我们要驶向哪里?钦佩她的条理清晰,思路转化太快让我们跟不上她的节奏。新址新航标,新的起点和方向。而我越发的不知道这只船终归的去向。中层管理者的我在去年年底已经萌发了“离职”的想法,再加上熟悉的同事们陆续离开,一个部门的缺失,很多工作压在我这里,让我快喘不过气了,我也会感到自己很多时候的力不从心,需要让自己沉淀一段时间补充下元气。而搬迁后,与领导工作的这段时间,她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面对各种挑战,亲自指导我们工作,也给予我们每个人很大的信心,让我们在每件事情上游刃有余的发挥着各自的温度,似乎之前的茫然感降低了,也因此一步步的推着我们前行。很多次,我也在问自己,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我到底在坚持着什么?是什么让我坚持这么久呢?很多人说是因为我们有着情怀,我觉的情怀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自我的一种“道德绑架”,我不希望在机构最困难的时候离他而去,毕竟这里让我坚守了10年。也因此内心会有两种声音:逃离亦或和坚持。
目前机构的发展,更让我摸不清领导的这盘棋将要如下布局和下棋,我们只是一颗棋子而已;又恍惚间觉得我们在茫茫的大海中拼命的向着这艘船靠近,但是又不知道它会去向哪里?我只能不断的告诉自己,既然已经上了这艘船,就让我安心的待着吧。也许我们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即使暴风雨来袭,只能接受这种挑战,相信风雨之后见彩虹,我们终归会靠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