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T中我们把负面情绪/不高兴了,叫做处在问题区。
高不高兴是判断问题区的第一个标准。
判断问题区的标准有三条: 1,谁有情绪 2,谁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谁有不同观点,并且想要说服对方 只要满足其中一条,他就处在问题区
处在问题区还叫"拥有问题",这四个区也可以称为:孩子拥有问题,无问题区,父母拥有问题,双方拥有问题。
例:父母对孩子是否上兴趣班有分歧。若孩子还小,不存在上不上的问题,只是说说,就是无问题区。若有不同观点,还想要改变对方,这就叫在问题区。
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情绪谁负责。
谁处在问题区,这个问题就是他的,他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解决,其他人只是支持作用。
孩子在问题区(孩子拥有问题)———"支持技巧"也叫"辅助技巧"
无问题区(大家都高兴)———"关系技巧"(处在无问题区时更要维护好关系,这样双方处于无问题的时间才能更长久,有问题才会解决,无问题区同样需要沟通)
父母处在问题区———面质技巧("说")父母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影响我们了,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改变。
双方都处在问题区,即双方有冲突了———冲突解决技巧
遇到问题先不要想该怎么办,而是想谁在问题区,不同的区用不同的方法沟通。需要时刻把问题区去放在心上。
作业:
行为窗口指的是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情绪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反应到身理上的表现。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他是怎么解读和看待这件事的。
1)儿子起床晚了,发脾气,怪我没有早点叫他,儿子在问题区。儿子的哭闹带起了我的不舒适情绪,我也进入了问题区。心里想的是你自己没有早点起床还埋怨别人。内心不满,但也懒得理他,想冷处理。儿子洗漱完了后,我在做自己的事,没有马上和儿子出门。老公责怪我还不早点带儿子出门。老公也进入了问题区。关于起床问题,我应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概念,起床是他的事,我可以帮忙提前给他定好闹钟,若因为他赖床导致起床晚了,自己负责。同时我可以在孩子发脾气时先安抚他:"起床晚了真是急死人了,又着急又懊恼,宝宝想早点去对吗,如果我们有火箭该多好。"对于老公的问题,我改变不了他,但是我依然可以对他如实表达我的期望,你也担心儿子上学迟到,不过你那样对我说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希望你可以温柔一点,好吗?(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对我来说还挺有挑战的。)
2)刚刚儿子玩app游戏时,玩着玩着就嗯嗯呀呀在叫,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问,"咋啦宝贝,看上去你不开心"。儿子不说话,我耐心等待,"发生什么事情了,原意跟妈妈讲讲吗?"儿子终于开口了,"刚刚我的钱没了。"原来他试着用金币买东西,一不小心就把金币花掉了,他现在很懊恼。他一直在嘀咕"只有96了。""是啊,真遗憾,不小心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你的钱还能买什么东西呢?"他又说他只能买零食了,冰箱里的柠檬被吃掉了。想到这又不开心了,我继续倾听,最后话题绕到我怎么领宝石上面去了,这样他的坏情绪终于赶跑了。说要我陪他玩,后来就一个人跑去玩了。他在问题区时我一直在共情倾听他,虽然没有引导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我的接纳理解孩子一定是能接受到的。
3,下雨了,我让老公收衣服。老公没反应,我的不满情绪升起。马上自己出去收好衣服。我在问题区,我有情绪,我自己负责。我需要给老公表达吗?这么一点小事,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OK,就不跟他提了。
已经知道问题归属原则了,那么接下来我要明确自己的界限,不属于我的事,我不去干涉。比如孩他爸和儿子之间的冲突,让他们两个之间解决。当儿子需要帮助时,我再视情况介入。此外,若是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聚焦自我,学习如何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有需要时真诚邀请对方帮助。儿子的问题,我做协助者和引导者,不替代,给温暖给支持。扩大无问题区,扩展自己的接纳线。如何扩大接纳线,聚焦自我成长起来。双方拥有问题,需要有更高的战略思想,寻求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