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遥远的星空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60172/
天底下的父母,很少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少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这样的一种爱究竟应该如何表达才是最正确的方式,怎样表达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的确还需要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讨。更何况,假如父母觉得自己是爱孩子,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就是最好的方式方法,换个角度,孩子会如何看待来自父母的爱呢?他会把父母的爱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还是某种束缚呢?爱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学得正确表达、正确看待,才能让真正的爱“得其所哉”,也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琳·斯蒂格·斯特朗创作的第一部小说《爱,不释手》直面的正是这一个能够引起争议更能够引发思考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才开始了作为父母的那一刻。父母不是天然就能够成为合格的父母的,必须经过有意无意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一个过程;孩子既是父母之间爱的结晶,更是检验这种爱是否具有更大更有价值的意义的“试金石”。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子女,这需要用一生去思考。
表面上看来,斯蒂芬和玛雅的家庭值得羡慕。毕竟,斯蒂芬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又是系主任,学识渊博,地位显赫;玛雅也是大学的老师。他们的子女,有基础更有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成长成才。似乎,这样一个轨迹才是很正常的轨迹。但实际上呢,在得知他们的女儿——埃莉不能上大学之后,斯蒂芬和女儿说话的语气就没有以前那么温和了——这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而在斯蒂芬的内心里,可能更加感到失望。小说中用了这样的描述——“他曾经认为埃莉最差也能上个新英格兰或中西部地区的某个大学,他们在九月份开学时怎么也能把她送走。他们原以为自己的劳动无论如何最终也能渗透到女儿那里……”事实上呢,这些不过都只是白日做梦,根本没有成为现实。失望透顶的结果,就是他们对待女儿的态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想不出一个未来诸葛,就禁止她走出家门;而女儿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就是无动于衷。
而在故事一开始的“引子”里现出来的,却是另外一种现象。埃莉八岁的时候差点儿在大海中遇难,也正是从那一天起,妈妈玛雅决心再也不会放手,不会任埃莉漂泊。从放手到紧抓不放,其中的改变,也许父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但是孩子呢,他们听到过父母对这些改变的耐心解释吗?或许,父母根本不会觉得八岁的孩子能够懂得很多,而且也不认为他们需要懂得更多,只管让他们看到结果,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去做什么就可以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埃莉后来的表现来看,毫无疑问,斯蒂芬和玛雅都错了!埃莉成为了一个逃避现实的问题少女,辍学、吸毒、在不同的男人之间周旋,直至最后导致一个五岁男孩意外身亡……这样的孩子,怎能不令父母伤透了心呢?他们以为自己做得没错,全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却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孩子之所以成为那样的一个孩子,又怎么能是孩子一个人的错呢?!
在小说中,还使用了相当的篇幅,讲到了玛雅和她的父亲之间的一些往事。看来,玛雅如今光鲜的一面背后,其实也是经受了不小的创伤——无论这一种创作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却都已经在她的内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哪怕是玛雅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都在发挥着能动作用!
真正的爱,尽管是发自内心的,却一定要经由正确的方式途径正确地表达,才不致于不起作用甚至引发相反的后果!教育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既包括父母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教育,更包括父母的自我教育;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这样,他们也要学习如何才是与父母相处的合理、正确的方式方法。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都需要成长!爱,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爱的表达也是如此,一定要用最正确的方式去表达出来,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爱,不等于永不放手,而是要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更不等于什么也不管,任其自生自灭!
《孟子》卷八之离娄章句下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确实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具体而实在!永远不要想当然,永远不要自欺欺人——这虽然很难,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少有难到了极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