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业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天我通过了喀什依锦诚服饰有限公司的面试,成为一名正式员工,我一定要请艾老师到家里来做客,感谢他和他的‘爱心小课堂’对我的帮助。”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乡库那巴扎村村民吉米莱•艾萨激动地将就业的好消息告诉远在乡下的父母。吉米莱说的艾老师就是农业银行新疆分行驻塔什米力克乡库那巴扎村工作队队员艾力卡木·艾斯卡尔。
艾力卡木·艾斯卡尔,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毕业后在中国农业银行上班。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是为南疆地区做一些贡献,为响应自治区党委驻村工作的号召,他在单位积极报名,于今年2月份成为农行新疆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最年轻的一名队员。
驻村以来,艾力卡木利用自己的双语特长、较高的学识素养主动请缨开办了以夯实群众工作为基础、提高学员实用技能和国语运用水平为核心,以去极端化教育为主导的“爱心小课堂”,“爱心小课堂”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入团队游戏、情景模拟等环节,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学中,用“小课堂”点燃“大梦想”的新成效。
寓教于乐融入课堂 让学习充满快乐
成人教育不同于学生教育,班里的学员小的七八岁,大的45岁,年龄跨度大、教学难度可想而知。艾力卡木迎难而上,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为提高村民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游戏引入课堂,使村民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互帮互助;为提高村民国语拼写水平,他将惠民政策宣讲融入情景剧,使村民们在娱乐中萌发了感恩祖国之心;为让村民感受生活的变化,他将村委会、村民广场、田间地头、鱼塘等地开辟成为自己引导村民远离宗教极端、崇尚学习新知的课堂;为增加村民的学习热情,他创办“手拉手工程”,即许多村民带着孩子来上课的“大手拉小手工程”,及8对夫妻结对来夜校学习的“夫妻手拉手工程”,村民们的穿着打扮越发鲜艳靓丽,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因为内容实用、有趣、正能量,村民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35岁的阿依谢姆古丽说:“艾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我们都非常喜欢,来‘爱心小课堂’上课是我们每天特别期待的事。”
通过“爱心小课堂”的教学,目前已有部分学员可以书写100个以上的汉字并且看懂公示栏上的汉字。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踊跃地加入到学习国语的行列中来,远离宗教极端思想、远离蒙昧落后、崇尚学习新知、接受科学文明的意识越来越深入村民们的心。
学好本领开拓眼界 让知识用于实践
参加“爱心小课堂”的年轻村民较多。对于这些希望学好国语、掌握技能最终实现就业增收的村民,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呢?艾力卡木不仅仅在教的过程中用心,更在为村民寻找社会实践、选择就业道路上用力。
他积极主动地将工作思路向上级汇报,在工作队领导的协调和农行喀什分行的帮助下,艾力卡木先后分三批次选拔30名优秀学员,到喀什地区农行、新疆南达新农业股份公司及喀什神恋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开展社会实践,并将后面两家企业确定为库那巴扎村农民夜校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村民阿曼古丽说:“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了自己的国语水平,树立了学好国语的信心。通过参观现代化的企业,更加激励了我外出就业的决心。”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激起了村民的学习热情,大家学习国语和技能的劲头更足了,已先后有31名优秀学员被企业录用。虽然这些学员已经实现就业,但艾力卡木依然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心怀感恩放飞心灵 让梦想插上翅膀
对于“爱心小课堂”的小学员来说,艾力卡木是他们的“阳光老师”。这些还在上小学的孩子自发参加“爱心小课堂”学习,艾力卡木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感受幸福生活新变化,坚定他们学好国语、学好科学文化的信心,艾力卡木在工作队的支持下,挑选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去乌鲁木齐参观学习。通过在乌鲁木齐雪莲小学交流,孩子们感受到了同龄人的温暖和热情;在新疆科技馆参观,孩子们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奥妙和神奇;在天山天池游览,孩子们领略到了新疆的广阔和美丽......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变化,开拓了视野,将努力学习变成实现梦想的翅膀。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艾力卡木常用这句话自勉,他说:“既然选择了驻村工作,就该在服务群众上用心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真情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