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四五班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刚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非常排斥的。因为我觉得去给已经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讲预测方法根本无法进行。因为学生无需预测就已经知道文章的结尾了,后半部分没法设计。
在得知自己别无选择的时候,我就努力思考怎样让这一节课对四年级的学生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一、深入挖掘文本价值
这篇文章是王一梅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胡萝卜先生一开始对自己的胡子很发愁,有一天他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沾上果酱开始疯狂地生长。一个放风筝的小男孩因为风筝线太短,把这根胡子拿来做风筝线;鸟太太把这个胡子拿来当晾小鸟尿布的绳子;白菜小姐建议胡萝卜先生把他的胡子记在眼镜上,防止眼镜掉下去。最后,胡萝卜先生觉得自己的胡子太棒了,其他人也都这么说。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听了几节课,但总觉得文本内涵挖掘的不够深入。有的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有的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一开始的思路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烦恼的事情也可能有自己的价值……
可是在深入分析文本之后,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角其实不是胡萝卜先生,而是他的长胡子。
他的胡子一开始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用处,还要每天刮。可是这根长长的胡子有了很多的用处,他对小男孩有用,对鸟太太有用,对胡萝卜先生自己也有用。所以胡子才得到了这些人的肯定和赞扬。
这其实是一种隐喻。他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有任何的用处,你就得不到别人的肯定,甚至可能让人讨厌。只有不断“吸取营养”,不断“长长”,将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文章主题把握之后,我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这节课充满期待。
一开始的思路是复习导入。借着复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将预测方法全部回顾一遍,并板书在黑板上。但转念一下,如果所有的预测方法全都已经告诉学生了,那这一节课学生还用认真听吗?
既然是预测,那么就让学生预测导入吧。于是我带了一本书《优点放大镜》,让学生根据书的封面来预测书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果然很高。有一位同学在看到“校园童话系列”几个字的时候就预测到这个放大镜可能是有魔法的。虽然也有的同学预测的不是很准确,但他们都在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预测书的内容。
听完学生的预测之后,我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学完之后请大家再运用所学的方法重新预测书的内容。我会把这本书送给大家。预测完之后,可以把这本书拿来看看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
三、让预测真实发生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的是全面掌握预测方法。
在导入部分已经引入了两种方法:根据文章题目预测和根据插图预测。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预测。
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我也设置了环环相扣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重点突出一种预测方法。在我引导和讲解完每一种方法之后,都给学生设计了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的预测单,学生在完成预测单的过程中有时间安静下来静静的思考如何运用学过的方法来预测文章内容和结尾。
但是在故事结尾部分的预测,由于我的引导语不够清晰,导致一组同学领会错了意思,没有成功预测出自己小组的最佳结局。这也是我需要反思和进步的地方:课堂节奏的把握,引导语的充分准备、清晰完整表述。
每一篇文本都有无限可挖掘的价值。
上完这一课的时候,我再想想自己当初觉得这课没法上的想法,觉得可笑。
其实同一课每次上学生都可以有新的收获,关键看老师愿不愿意去了解学生,了解文本,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目标达成,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了新的收获,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下课之后已经有几位同学迫不及待地来找我要那本书。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在结尾环节的设计时,可以再简化一点,腾出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文本思想价值。最后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来练习预测策略。另外,一紧张忘记讲生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