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毛坦厂中学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热搜主角是一位陪读父亲。这位父亲之前经营着一家农庄,年利润平均能达到20万,但因为孩子高一时成绩一路下滑,他便狠心关掉农庄,全职当起了一位陪读爸爸。现如今的他,一人照顾五个孩子,日常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五个孩子照顾好,闲暇时还报了月嫂班,被称为“毛坦厂第一月嫂”。
作为经历过高考的人,今天借着这条热搜,想和大家聊聊高考那些事,聊聊这场战斗中涉及的形形色色的角色。
(一)高考本身:读书实苦,却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
白岩松曾经在采访毛坦厂中学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无论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讽毛坦厂中学的事情。我对毛坦厂中学充满理解,特别是当你了解到这一个又一个毛坦厂中学的孩子的背后是哪样的家庭。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这里涉及到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等等东西,但是我愿意用温情去面对毛坦厂中学。”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这就是现实。我无比感谢我们国家有高考这项制度,这项最为公平的考试制度。很多时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往死里学,然后才能通过高考搏一个走出去的机会。
(二)家长:陪着你们,倾我们所有培养你们
这则新闻出来时,网友们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点赞父亲的举动,有人质疑这种方式是否可取,是否会给孩子太多压力,是否会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等等。
其实哪有什么什么对错,作为一名真实走过那段岁月的人,我认为这种情况都要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就适合陪读,有些可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干更有效。我更想说的是陪读背后站着的无数家长们。
举全家之力,供养出一个大学生,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是常事。在种种质疑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我们更应体谅背后无数家长的心血。
孩子,我们不知道读书是不是能让你未来日子过得好一些,但是这已经是我们能想到的和给得起的最好的出路了。
(三)孩子:未来想不明白,那先去高考吧
我从不认为这世上只有读书一条出路,只是若你们还处于很懵懂不知道以后该干啥的阶段时,那就先去高考吧。我不敢说过了高考这一关后人生能有多大改变,但总之不会比现在差。
至少,现实就是,很多事没有那张文凭你干不了。
而且还有一些很软性的东西藏在你过往读过的那些书里,比如你背过的那些诗词散文,那能提升你的谈吐;你做过的无数几何体,那能训练你的逻辑思维;你认为很枯燥的历史政治,那能培养你三观正...所有的这些,哪怕很多年后,你早就忘了具体知识点了,但这些软性的东西不会丢。
读书实苦,高考更苦,却可以让我们未来拥有更多拥有更多选择权,爱想爱的人,过想要的生活。
对于高考,大家是怎么看待呢?欢迎留言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