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一说话就得罪人;
我不是一个坏心眼儿的人,可为什么我总是被人误解;
为什么那个家伙总是和我对着干,看我不顺眼,一和他沟通我就一肚子火;
我团队中的成员总是不听话,让他打东他偏打西,气死了,管人真的很麻烦。
我们每天要讲6000-8000个字,可以说从小就已经学会了说话,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关于沟通表达方面的困扰?
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学会了说话吗?你想表达的是否真的表达清楚了?!
我们从一出生就身处在人群之中,可以说天天在和人打交道,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让人头疼的人际关系问题让人感到很崩溃?
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知道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到底是别人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
国际专业人才招聘顾问公司(Robert Walters)通过对中国职场人士的调研提供了一份《2015年雇员调研分析》。在这份报告中关于离职原因的调查统计显示,被调整的近5万多样本人群,因职场人际关系的原因离开的竟占到59.7%,而大多数人以为的会因为薪水低拍屁股走人其实并不是离职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数据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活生生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应该可以更具备说服力了。从春节前2-3个月开始到每年年初的这个时候,是跳槽离职的高峰时期。自然身为职业咨询师的我也会每年在这个时段最忙,在接到的诸多跳槽个案中,几乎每个人都受到或多或少的职场人际关系的困扰。
这些困扰总结出来不外乎几条:
- 工作中没少干活,却不被领导器重,原因是自己不够圆滑不够讨领导喜欢--影响了晋升
- 只愿意和自己喜欢的类型相处,在与同事合作过程中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类型根本就没法交流,冲突不断--影响到了日常工作的沟通
- 无法融入团队,与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不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孤立无援,被集体排挤--无法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
说起来职场是一个付出和回报对等的等价交换的场所,你付出了劳动,便可以收获了成果(有可能收到的成果与你的期待不符,但大体上是符合职场整体水平的),可为啥人际关系会对人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
两套规范让人切换困难
其实人总是活在两个世界两套规范准则当中。
*你可以帮我打印个文档吗?*
*你能否代我去买个午餐嘛,我实在忙得吃不上饭了〜〜*
这样的友爱请求与互助行为是发生在社会规范之下,更多的时候人们会期待人际关系依赖社会规范,友爱与帮助,这是出于我们生存需求和自我认同的需求,它一般是界限不明的,甚至是不要求即时回报的,你帮同事修改了PPT,你其实并不需要他马上就帮你做同样的事情,就好像你走在大楼的玻璃门前,你为门那边的人开了一下门,这个行为本身完全会给你们双方带来愉悦,而你并不指望对方马上付给你钱做为回报;可同时,我们还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由市场规范所主导,工资、贷款利息,停车费,房租,这个世界里界限清晰,黑白分明,意味着按劳取酬。
职场本是一个等价交换的场所,一切关系的基础是工作,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不同性质或是亲密程度的关系,互相关照的同事,对你青睐有加以及让你佩服的领导,这些都是并非可以用等价交换原则获得的,但在市场规范的世界中,人一定会因为社会规范世界里的美好和谐感到身心愉快,进而更好的投入工作;相反,糟心的关系让人痛不欲生,比起难做的PPT、写不通顺的文章、表达不畅的公众演讲更让人难受百倍。
同样,在市场规范的职场内,对同事关系抱有过多的亲和关系期待,也是太过理想化的表现。因为本身只是擦了一点点友情的边,所以在职场中过多的期待相亲相爱如一家人,也是给自己找罪受。
因为我们身在两套相背的规范下生活,所以难免会傻傻分不清,到底是该理性的就事儿论事儿,还是该大家都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之所以人际关系让人头疼不已,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思考要去系统的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像我们从小就上学一直到大学一样在学习一些东西,从来没有这样去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大多数人的人际技能水平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的水平上。
自然发展的沟通水平无法应对更高的社会要求
什么叫自然发展的水平?就是你平时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和别人沟通和交流,你就会按着你自己从小到大长到现在有意无意学来的那些方式去做,只是个自然发展的状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很喜欢打乒乓球,但是全是自己瞎打,或者看比我打的好的人怎么打,学个一招半式,直到我毕业后来北京见到了一个远房的大表哥。
大表哥是国家运动员,现在在国家体校教乒乓球。有一次我不知天高地厚要和他打一次。结果,我以前那些自为非常了不起能把别人扣杀抽死的招数,在大表哥稳若磐石的轻松推挡动作之下,显得弱爆了。
大表哥以前是国家象扑运动员,乒乓球只是他的第二个专业,但也是科班出身。他微微发胖的象扑体态,像一头大象一样站在球桌对面,只见大象手轻轻一推,我的飞旋球就被挡了回来,然后我眼见着回来的球可以直接落回到我的拍上,我接起之后,再打回去球保证飞到桌外。我累得绕着我这半面桌子蹦前跳后的忙于应付,他却越打越稳,动作始终是最基本的推挡。20分钟下来我就崩溃了。
后来我就问他,他为何这样厉害。他说,这就是系统训练和野路子出来的差别!他说初期练习推挡动作一天要练几千次,接几千个教练发来的球。so,你那点儿小招式,在我这样经过系统训练的人看来,简单不算什么。
所以,从小到大你学会的沟通小招数和真正在沟通技能方面学习训练过的人来讲,是完败的。你学到的小招数时灵时不灵,你还不知道为啥会这样,同时也无法把它迁移到其他情境或是其他人身上。
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在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处于野路子自然生长的状态,所以当出现复杂人际关系,出现和自己不类似或是不喜欢的人的时候,你会感觉无法应对,不知道怎么处理。按自己一贯的模式却把事情越搞越糟。所以,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技能的提升,离不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它同其他职场技能一样,是要花时间去学习去练习的。没有了那个过程,想要提升却很困难。
另外,对于那些靠沟通来工作的人(也就是像销售、讲师、咨询、顾问、客户关系渠道拓展等职业的人)来说,与其他类的工作相比,人际技能其实是他们的硬技能。
当然,把沟通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当做一项技能来训练,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我并不是第一个。
在1955年,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一文,文章中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的基本技能:技术性(technical)技能、人际性(human)技能和概念性(conceptual)技能。第一次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纳入了职业技能的体系中来,这项有着边缘特质的软技能开始受到重视。
在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对职场中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会“说话“和会简单相处那么简单了。甚至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一套规范或是标准的沟通方法和关系处理方法,人际技能的提升和训练也变得更加科学和系统性,也更多的融合了更广阔领域的理论和知识,比如心理学、社会行为学、认知行为学、传播学等等。
事实证明,那些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心应手的人并不一定是在沟通方面有多么过人的天赋,而是后天训练和学习更让他们在这个方面表现出色。
讲真,当沟通和人际关系问题困扰你甚至限制你的发展,那就说明是时候花时间认真的投入到沟通的学习当中了。
别让自己的说话水平停留在学前班幼儿园的阶段,把人际沟通当做一门学科一门技能,认认真真的学起来练起来,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不是什么圆滑,而是真正的高情商啊!!
王奕霖,新精英生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咨询师。
专治各种职场疑难杂症:
职场新人的迷茫,
中高层职场老鸟的晋升与内斗,
所有与人际关系和婚恋相关的主题,以及心理咨询。
=====个人网络空间=====
豆瓣:@王清纯
微博:@职业咨询师王奕霖
微信个人号:w9406641
[http://weibo.com/nevertouchwyl]
博客:[http://blog.sina.com.cn/nevertouchwyl]
新精英官方平台(职业咨询) [http://www.xjy.cn/team/35.html]
[在行]官方平台(人际关系专家咨询):[http://www.zaih.com/mentor/8477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