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学校步入教师工作已经一月有余了,忽然远离了学校里三点一线的舒适区,除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累,更多的感受是两个字—幸运。
她是面试我的老师,很爱笑,看起来很有亲和力,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教研组长。
而我有幸被分配到她的班级里做助教,她还时不时地刻意指导我,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让我想起来陈海贤老师说过的话:
“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然没爬过,但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我想指给你看。”
她指给我看的很多,很多话都记忆犹新,连情景都不想在脑海中抹去。
为此我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它十足的珍贵。
01
记得有一次聊天,她讲到了她的一岁多儿子亮亮的故事。
“亮亮经常性的不按时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按时叫他,但他不肯来,又总是不在吃饭点一个劲地哭着觉得饿,而我需要做的就是绝不妥协,坚决不能给他任何吃的,还要一直温和地告诉他,等到饭点才能吃饭,让他先去玩会玩具分散下注意力”她意味深长地讲着。
我点了点头,觉得做法挺对的,于是笑着回应了下。
“现在假设下,如果在他很饿的时候,我经常对他说这些话,会有什么影响呢?”
一直批评他:“饿饿饿就知道饿,吃饭的时候怎么不吃啊,哭也没用。”
还会表扬他:“你要坚持住,宝宝你是最棒的,坚持住长大肯定会有出息的;
你比隔壁的孩子涛涛做的还好呢,他饿了一直会打人,但跟我那个同事的女儿比还是不行,她饿了是不哭的……”
还会告诉他:“我们家没钱,饿的话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吃的,你得通过自己的努力。
说完,我就明白她想要告诉我什么了,让我想起了自己平时教育班上孩子的语言。
由彼及此,换到另外一个情景里,父母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经常说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对错的评价性语言,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我们对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并不陌生,它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把我们从荒野上任然奔跑的动物变成了赛场上十分规矩的选手。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评价很容易带来不安,让人陷入防御心态和过渡的自我关注。
受到伤害的可能不仅仅是那些在比较中被认为“技不如人”的孩子,更多的是从小伴随着别人口中长大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些比较可能不会使他们变得更自信,不会相信自己“我确实很优秀”。
反而在看似自信心爆棚的外表下充满了焦虑不安,这些焦虑和不安,让他们变得更加努力。
02
我曾经看到《幸福课》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他,在骄傲的外表下里充斥着让人害怕的不安全感。
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懂事听话,成绩出众,是县里的高考状元,校长还曾经把他的照片挂在了荣誉墙上,来鼓励更多的学生。
学校里,要求他们修“微积分”这种高强度的数学课,他也很努力学了很长时间,但最后彻底放弃了,因为他是文科生。
而且其中有两次考试机会,相信以他的能力再加把劲能够勉强及格,但他都弃考了。他说:“我宁可延期毕业,也不想开口向老师、同学求助。”
延期以后,他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怕会遇到老熟人,不到万不得已出门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带上冷冰冰没有任何表情的“面具”,和原来的他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想努力维持住别人心目中的自己——聪明、自信、优秀 ,可怕的是当他想通过努力来挽救自己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瑕疵,于是果断地选择了放弃。
这让我想起来高中时期的同桌,她很踏实勤奋,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学习很好的女生。
在学校的一次测评考试中,她得了全年级第一,校长还在当众在全体师生面前大肆表扬她,还请她上台讲讲自己的学习历程。
但她的表现却是很郁闷和害怕,因为她从没当过第一,只是习惯舒适地待在班里的中等偏上区。
当我替她高兴,为此祝贺她的时候,她却觉得我在暗示她需要更努力了,她含着眼泪说了句:“我很惶恐校长这样的做法,像是收了别人钱之后,下一秒我就要赶紧交出质量更高的货,不然,我会觉得很亏欠别人。”
当时的我听了以后,理解不了为什么,但还是递给了她纸,表示安慰和同情她。
这种惶恐感像是“别人家的孩子”共有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秘密——也许,我并没有别人看起来的那么好,假想中的那个自己才是最完美的。
就这样,他们陷入了极度的自我怀疑,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反而更在意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互动。
如果他们感到不安,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本身,像打开维修包里的探索器,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问题。
别人会怎么看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3
一些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理论:“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者他人认可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于是他们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的、父母喜爱的自我,来缓解这种焦虑”。
这种假想中的自我通常是完美无瑕的,当用幻想中的自我来对照现实中的自我时,他们觉得自己像极了冒牌货,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不值这个价钱。
但事实是,他们有些人确实已经足够优秀了,可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得假装自己很优秀。
在实习一个月快结束的时候,那位老师把我叫过去,她笑着对我说,你很优秀平时工作上很认真,对孩子也很细心,负责,希望你能继续保持下去。
我听了以后内心有一丝窃喜,但更多的是心虚,它把我推向了一种奇怪的境地,心里一直有个声音,那不是我啊,我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好。
总觉得这个赞许是给那个假装的自己,而且正因为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得很好,才会得这些夸奖。
再后来做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每次做事之前都会沉重的想着,我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
逐渐陷入了一种防御的心态,像个新手小偷一样,生怕被人发现,需要随时保持警惕。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我修正时,我们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缺点,还不断地放大缺点,避免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以免有更多的缺点出现。
自我的发展因为缺乏与外界及时地互动而逐渐停滞了,越停滞,越想修正自我,越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段时间,内心十分沉重的我,每天都会看心理学类书籍,也承认,这些书确实拯救了我。
这些评价带给我太多的不安全感,总是想着避免失败,从没想过把它当做一种挑战、一种成长的空间、一种了解自己的方式而已,把它看的太重,迎合外在,苦了内心。
04
世界向你提问,你在努力解答。
只是每个人解答的方式不同,没有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需要看清自己的内心再做解答。
如果追究于解答方式的不同,那就先看看你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不安全感也可能是一种动力,但它和自发的、通过挑战获得成就感的动力并不同。
前者属于僵固型思维,后者属于成长型思维,陈海贤老师曾经讲过:“成长型思维的底层是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因为“我有很多可能性”。
然而拥有成长型安全感的人,不需要保护某种特定的自我观念,也不需要过度的自我关注。不以自我中心为主,反而突破它,转而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就如同高中政治课本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往往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只是盯着别人的对自己的评价又或者在意别人的目光,迎合了外在,更容易丢失自已,很可能再也找不回自己。
再后来的我,忽然变得很坦然,然后给那位老师发了条信息:“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肯定,让我更好滴前进,我会继续努力的。”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我把模子打碎了”。
其实挺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是大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别人以为适合自己的模子重新塑造一遍,却发现原来一点也不适合。
看清内心,活出你认为真实的样子。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