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那个美丽的故事缘起于那年初春。
河濑直美的电影,素来静美如画。
大段低饱和度的空镜,辅以静谧空灵的钢琴曲,
如同一首娓娓道来的短诗,撷取世间事,定格人间情。
日本电影的魅力在于,不管现实多么聒噪,
它总是有办法使人沉静,把故事娓娓道来。
铜锣烧,松软而细致的外皮,与香甜的豆沙馅儿,
交融出美妙的口感,
无论是它的味觉本身,还是它衍生出的象征意味,
都与美好相关。
《澄沙之味》却用最甜蜜的食物作为中介,
写出了一段苦涩的故事。
它有关于死亡、困境以及希望和人性之光。
街边的小店、
烂漫的樱花季、
淅淅沥沥的春雨,
电影基调是那么安宁而静谧。
铜锣烧成为了生活中最踏实的存在,
满溢着对生活的敬意和对人性的信任。
它解决着一些人的生计,
也慰藉着一些人的心灵。
在遍布苦涩的生活里,
那一口甜香软糯,或许是最好的救赎。
店长:
这之后的春天将会怎样呢?
或许会让店长更加郁郁寡欢吗?
我在煮红豆馅的时候,会仔细地倾听红豆的低语,就是想象着红豆经历的雨天、晴天,又是怎样的风将红豆带到了这里呢?我会一一听它们诉说旅途中的故事,是的,仔细聆听,因为我相信世上存在着的东西,都能说话。
侧耳倾听的话,连照射的阳光,刮过的风都会和你说话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每当傍晚的时候,风呼啸而过,卷起冬树的叶子筑起一道围墙,我都会觉得它好像是在说:去跟店长打声招呼吧!
店长先生!
虽然我是抱着过一天少一天的心态过活,但有时还是会被世间的逼迫所压垮,所以不时地还得运用智慧去生活。这些话我觉得必须得告诉你,我一直都认为,店长你啊,迟早有一天能够制作出属于表达自己想法的铜锣烧,那么,请按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吧,店长的话,一定可以做到的。
德江来信中说:“店长先生,我们想要远离是非,过自己的生活,但有时会被这个社会的愚昧所伤害。你知道的,我们被生到这个世界上,去看,去听,因为如此,我们不用去成为某个人。我们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义。”
影片中三个重要人物,
一个因为欠债,而不得不以铜锣烧小店为生计的男人;
一个来自单亲家庭,感受不到关爱的中学女生;
一个年轻时患麻风病而长期与世隔绝的老人,
三个人因为街角的一间铜锣烧甜品店相识,
并且深深地卷入了彼此的生活。
香甜软糯的铜锣烧,承载着一份虔诚的热爱与期冀。
它温温软软地扫走店长的丧气,
也治愈影片中少女的失意。
德江去世后,疗养院里多了一棵樱花树。
麻风病人不能立墓碑,
当他们之中有人去世,就会种下一棵树。
她终于从困住自己的疾病中解脱,
就像那只被她放飞的笼中鸟,
在飞翔中回到心灵真正的归属。
走的人已经走了,留下的人还在继续。
又一年樱花飘落之际,
一阵阵风过,樱花树下,
铜锣烧的香甜和店长的吆喝声又继续飘起.......
我是胖胖的月牙,喜欢文字和摄影,
也还算是位靠谱的文艺青年,
期待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