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多忧思,雨多绵长。
又是一年清明节,阿颂几天前就围着祖母转,清明节要去赶集赴圩。老祖母笑着说:“我老啦,走不动啦,你让你母亲带你去。”阿颂便问了母亲,“要走路哭不哭?摔倒了哭不哭?”
“保证不哭。”阿颂拍着胸脯回答。
“那……便去吧。”
从山里到镇上集市,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路还没有铺水泥,清明时节坑坑洼洼。但,也抵挡不住阿颂对清明节那天赶集的向往。
清明节到了,阿颂和母亲很早就出发了。路上遇到很多去镇上赶集的乡亲,大家结伴而行。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但是清明节这天大家都选择走路。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清明节不仅仅是的扫墓祭祀先人的日子,人们喜欢结伴同行的那份热闹。
镇上早已被卖各式各样东西的小商贩围得水泄不通。卖衣服的,卖镰刀锄头等农具的,卖瓜秧果树苗的……目不暇接,数不胜数。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母亲紧紧地拉着阿颂的手,生怕她走丢。在街上遇到同村的大伯大娘叔叔婶婶,照例要聊一聊,问问对方买了什么好东西,或者问问哪里有好东西,再问问啥时候回,在什么地方等等。
阿颂也算是大饱眼福,母亲给她买了个小玩具,买了几个包子,她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包子不是本地的主食,并不常吃,偶尔来几个,定然叫孩子欣喜不已。母亲买了几棵果树苗,没有买瓜秧,她说瓜秧可以自己育,自己育瓜秧可以省下几个钱。母亲一辈子勤恳,在很多事情上都算得很精细,得以让阿颂兄妹几个衣食无忧。
母亲背着买的东西,一手拉着阿颂,跟邻居大娘一起踏上回家的路。泥泞不堪的两车道被许多小汽车占用了一边车道,路更加难行。在大人的聊天中,阿颂知道那些车都是从外地赶回镇上祭拜先人的。从这个村排到那个村,像一条摆着长尾巴的龙,许多后面才来参加祭拜的人不得不把车停在这个村,走几公里,穿过那个村才到先人墓地。一路走走停停,回家吃完饭也快太阳偏西了。
光阴荏苒,阿颂渐渐长大,渐渐对熟悉的清明赴圩失去兴趣。
阿颂离家乡越来越远,清明节回不回乡?越发怀念小时候的赴圩。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一起赶集的小伙伴各奔东西,大伯大娘老了,交通更加便利,也就失了那份走走停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