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来到了早上雾气腾腾,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清甜的乡下。伴随着蝈蝈纺织娘的虫鸣声入睡,在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唱歌声中醒来,早睡早起,焦虑与浮躁都已被一一抹平,内心得到了久违的安静,从容。
恰逢暑假,小孩都回来了,我本身就很喜欢和小孩在一起相处,简单直白纯粹。所以成了他们所谓的“大哥”。他们由各个年龄阶段组成,有初中,小学,幼儿园,还有没上学的小朋友组成。和他们一起抓知了、抓蜻蜓、抓蝴蝶、玩我十几年前才玩过的游戏,丢沙包、123木头人、红绿灯、打牌。和这里小朋友理所当然的玩这些还得感谢我的儿子,这可能是生小孩的隐藏好处?带着我儿子,美名其曰带他玩,实际上我玩的比他还开心。
小孩心思单纯,喜怒哀乐都显现在脸上了,他们会因为玩木头人的时候争辩“动与没动”争的面红耳赤,会因为是谁先发现的蜻蜓大吵,甚至进而打架,或者有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就骂起来了,或许也不需要原因?这时我的作用就出来了,我会秉持公平公正原则调解,然后不断的给他们灌输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甚至还来了个结义,所以,我就成了“大哥”。
虽然我是“大哥”,但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他们会因为我们看来极小的事情大打出手,这何尝不是我们呢?我们不也经常因为一些事后觉得是小事的事情而和亲近的人争吵吗?当时以为是天大的事情,事后,会觉得当时的自己有些好笑,所以,不妨慢一点,冷静后再来做判断。
他们简单纯粹治愈着我,会把家里好吃的都拿来和我分享,我说你留着自己吃,拒绝的时候他们会很执拗的想要给我,还说我不是经常给他们吃好吃的吗?哈哈,这么小已经知道了礼尚往来?他们会温柔友爱的照顾我儿子,我儿子是这个团体里最小,他们都很爱护他,仿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我儿子天天起来就说要找哥哥姐姐们玩。我偶尔也会给他们正向的指导。
比如他们也会分帮派,孤立她人,有一个初一的小女孩悄悄的和我说另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女孩偷东西,某天某某家了偷了某某东西,说的有鼻子有眼。我问她:“你亲眼看见了吗”?她说:“没有。”我说:“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只是听说,这不是小事情,不要以讹传讹,这会给她带来很大的伤害。假如这个被冤枉的小女孩是你,你是什么感受?”初一女孩听完若有所思点点头。乡下很美,经常晚上有晚霞,甚至有五彩斑斓的晚霞、彩虹。
(因经常不拿手机,这是偶尔一次带手机出来拍的,还有更漂亮的没带手机,也不想去拿,所以索性留在心里了)
有一次,一个四年级较为调皮的小男生看见了晚霞,脱口而出:“卧槽,这他妈的好漂亮啊,还有极光”。我当时就想起了说没有文化看见美景只能说一个卧槽,我想想他才四年级,还有救,于是问他们可以有什么成语形容他们美丽吗?他们叽叽喳喳说了很多,我说:“尽可能尽量的要好好学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社会的苦,吃了学习的苦可以让我们有更多选择性。知道多一些道理可以让我们活的更“自洽”。不知我说的这些是否有作用,是否能完全理解,希望能带来一些影响吧。
我也不是完全的玩物丧志,下午和儿子午睡完我会看一两个小时的书,考一些证,以备应对日后社会的毒打。偶尔也看一些闲书,最近在看莫言的《酒国》不得不说,不愧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小说构思着实惊奇,看他的小说能感受到他受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生死疲劳》简直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出一辙。
好了,闲话说了一堆,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是陪伴儿子,现在我要说说我儿子这个小调皮蛋了。
不再是从冷冰冰的手机里看儿子,而是真真切切可以拥抱亲吻他,当实实在在与他享受喜怒哀乐的时候,之前在上海不能陪伴他的愧疚与焦虑都烟消云散了。
早上醒来的时候,会一脸开心的看着我,亲吻我,然后还问:“妈妈,你是什么宝?”哈哈,我天天喊他宝贝,他也把我当宝贝了?想要做某件小坏事的时候会歪着头,一脸真诚的问:“妈妈,我要吃那个,好吗?”可爱的让你无法拒绝。晚上睡觉的时候,抱着我,问:“妈妈,俺们去哪里玩?”我说去梦里玩,他说,梦里是哪里?我说你睡觉就知道了。然后抱着他的小玩偶就睡着了。开心的时候,还会断断续续,张冠李戴,甚至结合一点自己的杜撰,给我讲我给他讲的睡前故事。有时候还会来个彩虹屁,也不知谁教他的,说:“妈妈,你长得真漂亮,妈妈,你讲话真好听,妈妈,你做的蛋糕真好吃”。这么小,已经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知道人情世故了吗?
当然,也会有调皮捣蛋,让你抓狂的时候。生气起来,手脚乱踢,打人,摔东西,初为人母的我在慢慢摸索引导中。经常试探你的底线,在底线的周围作死,经常也会给我拿去面壁思过。哭完,还会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听完令人咂舌。
日子在欢快的鸟叫声,聒噪的蝉鸣声,清脆的纺织娘声音中流逝。每天不需要拿着手机,没有要回的信息,经常手机搁哪都不知道,也不需要天天充电了。不再匆匆忙忙,干什么都需要目的和意义了。就简单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当然,也会有烦恼的地方,聒噪,唠叨的婆婆,鸡毛蒜皮的小事,陌生的环境,听不懂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便捷的生活。但是,谁家的锅底没有灰?生活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总归是会一边得到和一边失去,唯有自洽。都是生活的体验,我享受着这种新鲜与宁静。
我妈妈天天叫我回去玩,娘家生活二十多年了一层不变有什么意思,所以,但且打入婆家圈子,感受他们的风俗习惯,他们人都非常好,每个人都笑盈盈的,路上碰见会和我打招呼,邀请我带儿子去他们家玩,会给我很多很多的零食。民风淳朴,一家有事都来帮忙,有什么新鲜的,或者你家里没种的菜,就会分享给你。观察感受异乡风情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苏东坡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后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是他被贬的三个地方,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荒凉。但是他却认为他的平生功业在这三个地方。他重新定义了功业,他把被贬的地方,作为他的平生功业,或许,他说的是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吧,一次次磨难,一次次和解、自愈,强大,变成一个自洽的人,这也不失为一种功业吧。谁说世俗的功业才算是成功呢?
我特别喜欢苏东坡,他能在逆境中怡然自得,从细微中发现美好,能苦中作乐。在黄州,他发现故乡的海棠,借物喻人,写下了名作《寒食雨二首》。在惠州他发现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在1100多年前最荒凉的地方,天涯海角,穷乡僻壤。但是他没有绝望,而是带着当地居民凿井,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专研椰子的各种吃法,还用椰子做帽子,自得其乐。
他还有一首词也很恰当的体现他豁达乐观的心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中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雨当大家都很狼狈的避雨,他却直面暴雨,享受大雨的洗礼,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东坡的处事态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下大环境改变不了,那么就,改变我们的心态,你会发现,环境也就变得可爱起来,不要为过去的事情悔恨,不要为将来的事情忧虑,当下就是你的过去未来,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活在当下,放轻松,生命就是用来体验的,自洽的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