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一.人工智能大行其道,我们学什么?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科技快速发展、网络如此发达、知识更新换代加快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去记住每一个知识点。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记住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学会了怎样做一个独立的思考君。
当前,原本很多由人类掌握、支配和使用的知识,正逐渐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代替。
——在金融业,高盛的雇员中,已有超过25%是工程师和雇员,大数据分析平台替代了投行分析师的部分工作。
——在制造业,富士康正式投入机器人参与公司的生产流程。试想一下,四万台机器人,能代替多少在流水线上的工人。简单的手工劳动越来越容易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让自己无可取代?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
所以,我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价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不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更多是深度思考未来的能力:既然机器可以帮我们记忆过去,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未来;
不再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更多是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何种问题:机器承担了单调乏味的工作,但我们需要懂得,可以用机器来做何种工作;
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更多是知识之间的联系:机器更专业,那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这些专业之间的联系。
然而,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懂得那么多,却还是不会解决问题
学习无外乎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价值观。
1.知识的学习:具体某个领域的、用来阐述道理或解释事情或完成任务的相关信息;
2.能力的学习:这里的能力是广义的,既包括特定领域的技能,比如打篮球、写程序、画插画,也包括超越具体的领域的通用能力,比如思维、沟通、计划等;
3.价值观的学习:整体的心智模型和价值体系,也就是对事物的判断。
这三者的区分对于学习和信息获取非常重要,但我们常常连这个分类都没有弄明白,以致于陷入低效学习的误区:
1. 知识零散化,导致信息过载,难以进行深度思考
比如,你想学习如何写出一篇爆款的文案:
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这样一篇文章——“2016年,你最应该收藏的60篇文案干货”,很有道理,收藏;
在某个网络学习平台看了一个如何写出爆款文案的课程,赶紧把里面的干货记下来;
刷简书,看了几篇彭小六老师关于文案写作的文章,嗯,总结得太好了,赶紧记笔记。
……
这样,你很快记满了成百上千条知识,不停地学习,不愿放过任何渠道收集来的任何知识。一段时间后,你突然觉得:啊?!为什么有这么多要注意的?我学不完了,好挫败。
你之所以会对这些碎片信息孜孜不倦、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要记住,是因为你没有建立起一个知识结构,茫无目的,无法进行深度思考。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碎片知识饥渴,只是记忆,却无法思考,或许是因为,你缺少一个结构。
2. 只学价值观,而忽略知识和能力,
“好习惯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你的付出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这些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只是学习这些“道”的东西,却没有相应的“术”和“器”来支撑,你会发现,道理都是别人的。
如果你认同“好习惯是成功必备的要素”,那就去思考我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对我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爱情)?我该怎样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而不是整天在那儿说我要早睡早起、我要按时锻炼;如果你认同“你的付出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那就先找到你前进的方向,找到你播种的土壤,而不是在那儿漫无目的的瞎忙活。
虽然“道、术、器”,“道”在最前面,然而,“道”是你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悟出来的,倘若没有“术”和“器”,即便知道了“道”,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很多时候都想一步登天,却忘记了如何脚踏实地,因此问题还是难以得到解决。
3. 将知识与能力割裂,所以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比如,我们学习开车。教练跟你讲了很多注意事项,解释了刹车、油门、档位,这些都是知识。但如果你没有去实际操作,没有实际应用,那这些知识完全没有用处。
再比如,《金字塔原理》里面讲过MECE原则(MECE分析法,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知道MECE原则,然而我们并没有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去运用它、让它变成自己思维的一部分,那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仍然没用。
所以说,有些知识可以只是知道就好,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人有生老病死”。然而大多数知识,就像如何开车、MECE原则这样,如果不能与能力联系起来,几乎是毫无用处的。
三. 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能够避免上面这些低效学习误区,做到深度思考、解决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呢?唯有建立知识体系。
因为知识体系能帮我们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各个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最终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零散的知识吸收,是跳跃式的、是点状的、是相互割裂的;而有了知识体系之后的学习,是结构化的、是网状的、是相互关联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特征: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根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建立知识体系,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 明确自己的学习背景
当你刚开始学习一个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有的其它知识是什么关系?
2. 通过各种可靠信息渠道建立架构
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你可能会想:在我对这个领域不了解的时候,我要如何建立起这样的架构?答案是: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找一个已有的体系,而不是自己搭建。
那么,在建立知识架构的时候,什么是靠谱且高质的信息源呢?经典书籍、行家、专业网站。
——阅读经典书籍:何谓经典?其实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有些人认为是世界名著,有些人认为是诸如《哈利波特》式的长篇小说,还有的人根据作者的身份和地位来进行评价。但就我个人的意见而言,我们应该多读读世界名著这类的书籍,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名著,经久不衰,一定有其伟大的地方。
——上“在行”找行家:你摸索数月而不得入门,可能还不如专家跟你讲1个小时收获更大,因为他/她研究很多年了。我们当前已经处在了一个知识付费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大咖在“在行”上边开设了自己的专栏。只要我们支付相应的费用,便能够和行家进行一个线上和线下的交流。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想要听一场秋叶大叔“关于如何做好PPT”的讲座,而这场讲座的地点在北京会议中心,那我们是不是得从大老远赶到北京。而现在,就算我错过了这场讲座,我还可以去“在行”上边约见秋叶大叔,让他给我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专业网站:如果你找不到专家,那你可以在知乎、Quora、Wikipedia或者其它专业类网站,找到相关领域的信息,比较体系化。
你可能会说:别人的知识体系,未必适合我用啊。是的,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最终形成的知识结构可能也不同,所以这时你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4. 在架构中填充知识
现在,我们有了架构,那么如何填充知识内容呢?
我建议的一个方法是:
首先,把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在手机里,可以用有道云笔记、锤子便签或其者你觉得好用的APP。记的时候不需要组织语言,记关键词就可以,这样最快。如果是微信文章里的,你可以直接截图保存。
其次,定期对平时收集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将它们归档到对应的文件夹。
最后,定期回顾,如果是重要的知识,再记入到知识架构里,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用这种方式,即便是碎片化信息,也能够进入到知识体系。
5. 将知识之间、知识与问题之间进行关联
很多人都觉得:我明明学了很多知识,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思路?为什么有人学一个知识,就可以轻易举一反三解决很多问题?
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知识,是因为知识和问题之间是脱节的。那么,如何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呢?答案是:两边都向对方靠。
知识向问题靠:每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你可以用来管理下属(分析他们的需求层次,并据此激励他们),也可以用来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处的需求层次,从而确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还可以用来分析奢侈品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买奢侈品,满足的不只是物质需求,还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
这样思考的话,以后你真的遇到这个问题,就知道用什么知识解决了。
问题向知识靠: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抛开过去的知识坐着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哪个能帮你解决问题。多次之后,你就知道某类问题该用哪类知识解决了。
如果能够常常做这些“向两边靠近”的思考,不仅能够建立起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会逐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它们不再是割裂的众多点,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不管有多好的学习方法,多么牛逼的个人天赋,一方面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修炼内功;另一方面也要懂得抬头看天,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