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家,感受最多的就是相互间的对比,停在门口的车子、手里的票子、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成为了对比时的参照物。有对比就有胜负,有胜负自然就有人欢喜有人愁。
生活像个万花筒,里面有无数个鄙视链,也有无数个羡慕链。
你羡慕隔壁32岁未婚的姐姐过得潇洒有个性,却不知她每年都要和亲戚邻居对抗原本不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你羡慕父母跟你时常念叨的小学同学,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却看不到她和老公两地分居,一年才见一次;你羡慕弟弟妹妹没有经济压力,其实他们也有我们小时候期望快快长大的烦恼。
你妈说隔壁32岁未婚的老姑娘,年轻的时候不着急,现在嫁不出去,你可千万不要向她一样;你小学同学劝你不要那么早结婚生小孩,没了自己的事业和自由;你弟弟妹妹盯着面前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说姐姐你真好,过年放假不用做题。
所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01、所有的轻视、蔑视、鄙视都不过是一场最懒惰的自恋而已。
2012年,《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鄙视链——生活中那些微妙的优越感之社会心理分析》,总结各种生活中流行的鄙视链:
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韩剧的,看日韩剧的鄙视看港台剧的,看港台剧的鄙视看国产剧的……穿Topshop的鄙视穿ZARA、H&M的,穿ZARA、H&M的鄙视穿Verym oda、Only的,穿Verymoda、Only的鄙视穿美特斯邦威、以纯的。
土豪鄙视屌丝,开宝马的鄙视开大众的等等,当他遇到法拉利如何?长的漂亮一点儿的鄙视丑的,当她遇到范冰冰呢?这样的鄙视,换一个词儿可能更合适:势利眼。
“鄙视”是一种实现优越感的简单路径,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只要讽刺贬低别人就可以了”。大意就是:你坏所以我好、你劣所以我优、你低俗所以我高级、你边缘所以我核心……我与你始终都处于天平的两端,我的与你不同才能显示个性。
不过我要告诉你,鄙视者无需高调,以为自己占据链条的顶尖就得意洋洋,肆无忌惮;被鄙视者也不要因此沮丧,认为自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没有天梯是无法爬上去的。
蚂蚁不也吞象吗? 土得掉渣的红白蛇皮袋不也可以成为LV的爆款吗?德艺双馨的苍井空不也成为公知的偶像吗?……谁鄙视谁?谁又被谁鄙视?这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说不准,什么时候,被鄙视的哪个环节就堂而皇之地向原本“上级”翻白眼;也说不准,什么时候,鄙视链就头尾相连,成为一个没有答案的无限循环了。
所以,不管是体现个性,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赢得个性与安全感。
因为,前一秒种,你可能才辛辛苦苦、漫漫长路地爬到鄙视的顶端,还没看得清可以鄙视谁,笑话谁,就又被秒杀,跌落在另外一个人的白眼里。
朱德庸说,这世界是由空气、阳光、水相互歧视组成的。在鄙视的怪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不自负,不自卑才是我们和社会大家庭和谐相处的良方。
02、当你羡慕别人的生活的时候,你究竟在羡慕什么?
我最羡慕的人:就是那种本身不聪明,但认定了目标就一往无前,选择了远方,就义无反顾的人。因为我总是会在半道上自我怀疑,踌躇不前。
花花最羡慕的人:就是那种可以说走就走去旅行的,还有一言不合就去丽江开间旅舍逍遥度过余生的人。因为花花每天的工作朝九晚九,周末单休,规律中透着悲凉。
读高中的弟弟最羡慕的人:就是那种不用怎么费力,就能轻松考到班上前三的人。因为弟弟每天最大的爱好是玩手游,靠着智商成绩只能是中等偏上。
没错,我们羡慕的人,正是我们想成为的人,不过还停留在“想”的层面,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当然了,这种羡慕只会体现在和你同等阶级的对象身上,确切的说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等。我们不会去羡慕马云口袋里的钱,不会去羡慕村上春树的文笔、更不会去羡慕维密天使的魔鬼身材。
与我们相近的朋友圈中,绝不大多数人和我们在生活经历、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相似。我们就自会有若干种理由觉得他们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是触手可及的。那些层次较高的人的生活方式,只能当作目标去崇拜,是一道无法跨越鸿沟。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曾说过,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所以,当你开始羡慕别人生活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对自己的状态不满,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我看来是,因为这表示你还有上进心。
那就不要吝啬小小的行动了,毕竟那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已经是被实践证明的。
我是欧小咪呀,没有特长,只有腿长的90后处女座,生活中的段子手,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