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都在课堂上学习,最近有课程设计的需要,所以就去了上李文德老师的《场景化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课,李文德老师讲课娓娓道来,两天烧脑课后,晚上还来了场禅茶座谈会,画风突变。
大家一起品着茶,听他娓娓道来《如何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
在这里,他说自己并不是什么专家,只是别人稍微快了半步,他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人生中遇到的几位贵人老师,自己一生中追随的榜样。
他一直很谦卑的说是因为自己比较幸运,所以碰到了贵人老师,并且榜样带他的都是人生很大的变革
例如他的第一位榜样导师刘芳老师,北大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的一位老师,是航天员中心的心理测试方面的顶级专家,杨利伟就是他筛选出来的 。
导师给他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导师的研究方向是无条件的正向关注,咨询课,很容易夸大自己的功能,我适合哪个工具就是哪个工具。
但是从来不做家庭治疗,界限很明确,因为他说当一个家庭站在他面前时无法做到对每个不同意见每个人都正向关注,所以针对这种个案一般都是转介绍给其他人。一个行业的大咖都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足,这需要很强大的力量和很强的心力,导师把他自己的原则活给了自己身边的人。这种境界才能真的影响到别人,让别人看到你是人不是神,是丰满真实的形象,才会活的不作不假 。
导师给他带来两个学习的法宝
1、前提反思,工具是谁总结和创造的。学习回到目的,理论本身有范围的,内容是否匹配。
这个学习的方法让他学习中一直秉承着工具和方法一定不是万能的,所有的工具和方法都有使用,都是有适用范围的,所有的名人名言也是要有场景和前提的。例如《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样才是具有君子的修为和风范,这个一定要追溯到当时的语言情景,前因后果,才能真正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句话,这样的含义 。
在这里还给出了行业的专业人士和专家的大体标准
专业 第一:初级工作者:按照标准流程工作
工作者 第二:中级工作者:某一模块系统思考
王级 第三: 高级工作者:全面思考的能力 企业大学 分院园长
资深 第四: 处理重大复杂没有先例的事情 企业大学校长
首席,五级:再造方法论,对每个理论背后的价值做反思,前提反思,方法论的创立,怎么创立,什么时候创立的
这个有点烧脑,还是我们仰望的阶段。
2、你讲什么课就要活成什么样子
他举了两个他上的课老师的例子
生命传记教练课程。核心是自己给自己写内容,写传记,所以教练并不会监督,自己做做生命的主人,你的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所以不需要别人催促。
另外,关于 高效能人士7 个习惯的课程,有几个人活出7个习惯的状态。一个人安定下来,身体有反应,积极沟通,自己具备成长思维,就要有这样的能量场
重要提醒:如果自己还没活成这个样子,承认自己我是同修,这一点都不难。也不会为难自己
另外他还分享了自己在处理家庭和亲子关系上的一些心得
1、和孩子立规矩,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电子产品管的还好,底线不能突破,
2、引导孩子读书,声情并茂,慢慢引导孩子一起共读,然后自己读,陪了一段时间,就自己阅读
3、要重视孩子的体育,发现孩子在体育方面上稍有落后
4、参加辅导班的问题,上还是要上,主动权交给孩子 ,喜欢这个老师吗?喜欢就上
5、辅导作业的问题,孩子的作业自己做,如果他问问题装傻,写作业自主权必须是孩子
6、孩子兴趣培养的问题:觉得要考虑,可是还不太着急,让孩子慢慢探索,晚点也没问题,因为爸爸 40 多岁了还没最后落定 。为什么这么快要让孩子做决定,带着太太一起成长,这样两个人都比较定,放下焦虑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
和李老师相处,整个人就沉下来,不会有心理课堂体验式的放飞 ,但是那种定力不是谁都可以有,听他讲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 。用他自己的话说,别人不需要知道你当下是多么厉害的状态,只想知道你是如何成长为这样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不劳而获,一蹴而就,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成长就是不可逾越 和急功近利的。
而为了做父母,文德老师专门去北大修了心理学,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持证上岗的家长。
感谢这样一次心灵的洗礼 。做自己,不骄不躁,做学问,就是要扎扎实实,找到顶层逻辑。育孩子,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找到适合孩子和家庭的方法,就能放下焦虑,轻松做父母 。
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而大道至简。跳出纷乱的俗务,看到自己的初心,保持这份初心。就是最好的正念。